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用户 时代雷锋 的回答

不为人知的一个细节。2OO5年,安阳县人民法院判决书中有几个盗墓贼,这几个人是当地的农民,是这些人最先发现了曹操墓。当时都不知是曹操墓,只知道墓中有刻有魏字样的石碑。这些文盲只是盗走了墓中的部分文物贩卖,随后就遭到当地百姓举报被逮捕。盗墓贼说这墓不是小人物所能,肯定是个大人物。等南水北调工程经过此地时,又被挖掘,他们才知是曹操墓,这与盗墓贼的盗墓经过相印证。

用户 邓海春 的回答

曹操是我国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不过由于宋代以后人们对他有所偏见,便故意歪曲他的形象。例如《三国演义》就有意将他刻画成一个谋权篡位的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所以不少后世认为他阴险狡诈、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实际上他于乱世之中统一了我国北方地区,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他唯才是用,为我国人才选拔制度提供了参考,这样一位盖世英雄是值得世人尊敬的。虽说人们对曹操褒贬不一,但他仍是三国里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就连他死后的陵墓也成了世人的焦点,然而一直以来人们都寻找不到他的墓地。相传他死前担心有人会破坏他的陵墓,所以实行了密葬,甚至设置了七十二疑冢。近些年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古邺城北城西12公里处)出土的一陵墓被专家确认为是曹操的,那么他们是依据什么做出这一定论的?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一、地理位置与之相符

首先《三国志》、《晋书》等正史中有关于曹操葬于这一带的记载。其次曹操生前对自己墓葬位置有明确安排:一是言要“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二是提出“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的要求;三是命其后人“时时登铜雀台, 望吾西陵墓田”。经实地考察,安阳丰乡是铜雀台一带登高西望所见最好的位置。而且这里地势较高,漳河无法径流,土地较为贫瘠,至今都难以耕作,十分符合曹操生前诉求。另外,这一带先前出土的后赵十一年鲁潜墓志上就明确记载到,鲁潜葬在曹操墓的西北角。这一反映与如今出土的曹操墓只隔了一条漳河,属于一个方向。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二、墓中文物证据确凿

虽然这座墓葬与秦皇汉武的陵墓相比要简朴得多,但其规模还算壮观,总长度近60米。整个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的墓葬类似,而且该墓室未发现封土,这与文献中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最重要的是该墓被出土时仅有8件随葬品。它们身上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等铭文。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经专家初步鉴定这是一男两女三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此遗骨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尽管诸多证据都指认安阳曹操墓是真的,但一些人对于陵墓中的石碑还存在质疑,认为这是假造的。因为石碑上“魏武王”的称号将阴名和阳名混为一体,不仅违背祖制,还会遭天下人诟病,位卑者甚至有杀身之祸。

对此专家给出相应的解释:

1、 考古的地层关系没有办法造假。石牌上的皮壳、土垢、水垢无法造假到这种程度。而且当时从事清理地层、绘图、清点文物等工作的众多人员见证了考古现场。

2、 从文字方面,石牌上的文字的结构、书体、用法以及文字内容都经得起时代风格、典章制度、组合关系检验。鉴于大墓中没有出土墓志或印章,唐际根指出,“如果是造假,当造墓志或者印章啊!”

3、经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事实上,曹操生前是魏王,有自己的封地,武王虽是谥号,但也只能是有封地前提下的“武王”,故应称“魏武王”。历史上还有中山靖王、鲁恭王等称呼存在。

尽管文物局对“曹操墓”已盖棺定论了,但笔者认为从目前的证据来看仍属于阶段性成果。在此阶段,用“可能”、“基本”等有回旋余地的判断来展示成果更加妥当。急匆匆地用“确认”等板上钉钉的字眼,一旦后续有所突破性反转,难免会将自己置于相当被动的地步。

用户 棍哥观史 的回答

安阳曹操墓的真伪在考古界和史学界都各执一词,其实关于一个古代墓葬的墓主身份判断主要根据两点来下结论,一则史料文献,二则出土文物,真伪争论双方的核心依据也恰恰是这两点。各路专家学者也提出安阳曹操墓极有可能是曹宇、曹奂甚至是夏侯惇的墓,下面罗列出支持与否定双方的相关论据博弈的观点。

墓穴位置

  • 支持派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三国志.武帝纪》

根据史料记载,曹操是在生前就给自己的生后安排作下《终令》,并规定了自己死后要葬在邺城西边西门豹祠以西的丘陵地区,按照三国时期的邺城位置推断,应该是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香菜营乡、习文乡和河南省安阳市北郊一带。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曹操在《终令》中要求后人“时时登铜雀台, 望吾西陵墓田”。通过实地考察,安阳曹操墓穴从铜雀台位置登高西望正是最佳方向;而此处的丘陵地形在古代难以灌溉,且土质较差,确实难以耕作,与曹操遗言“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的要求相符合。

安阳市安丰乡还出土过后赵时期的石刻,上刻有重建西门豹祠的信息,符合曹操对于墓葬位置西门豹祠附近的记载。亦是在安丰乡出土的后赵“鲁潜墓志”记载了鲁潜是葬在曹操墓的西北角,加大了曹操墓方位的证据。

  • 反对派

“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周礼》

由于安阳发掘的高陵墓穴只有两座墓葬,且呈一南一北对称分布,相距仅30米,均是坐西向东朝向。按照古代墓葬礼法以及曹操规定的“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的临终遗言来看;考古发掘的结果与此二项均不吻合。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按照风水角度来看,古代帝王陵墓一般选择在都城西北,而非都城西南,因为西南在八卦中属于坤位,并非吉相。现已探明的两汉帝陵、魏陵、西晋帝陵都是坐落于都城西北方向,而安阳曹操墓(2号墓),东西向而偏南,正是在都城偏西南的方向,而且与铜雀台祭拜方向是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与曹操对后人“时时登铜雀台, 望吾西陵墓田”的要求并不完全符合。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由于历史上的邺城位置一直有所变化、且西门豹祠先后出现十多个位置,这个与史料无法完全对应,安阳出土的“鲁潜墓志”也被质疑真实性。一方面是鲁潜的墓志本应记载自己的生平事迹,而记载了曹操墓的方向并不合理,二则是墓志字体存在漏洞,后赵的墓志字体与安阳曹操墓出土的魏武王碑文字体相同,从而引起安阳曹操墓出土之碑文亦属造假。而最重要的是“鲁潜墓志”都出土了,但鲁潜的墓尚不知在何方。

墓穴规模

  • 支持派

跟据《三国志》、《资治通鉴》记载,曹操是220年在洛阳去世,灵柩运至邺城入葬,曹操下令“不封不树、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故而曹操墓没有封土建陵,没有大型祭殿,没有金银珠宝,曹操也是古代帝王提倡薄葬的典范。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曹操虽为薄葬,但其高陵却是一座多墓室的大型砖室墓。整个墓葬全长近60米,墓室东面最宽处宽22米,西面较窄处宽19.5米,东西长18米,墓圹面积接近400平方米,整个墓葬占地面积740平方米左右,共有前后主室和四个侧室组成,结构复杂,规模宏大。这与汉代已知王侯级别的墓葬类似,与曹操的身份是相符合的。

  • 反对派

西高墓穴2号墓的形制与曹休墓的级别相当,属于侯一级,并没达到王公的级别。曹操临终前已晋魏王,蜀王公级别,这个墓室规模尚且不足以论证墓主为曹操,即使是薄葬,也不应缩减陵墓规模,此墓应定性为东汉末年的侯爵大墓。四川大学方北辰教授从此墓的形制、方位、规格分析,此墓的墓主为曹操的可能性不大,他认为此墓主更有可能是曹操与环夫人所生的曹宇,旁边的一号墓则是曹奂。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且根据曹操生前遗命,功勋卓著的大臣可以与其培陵下葬,因此曹操墓应该在周围有一片墓葬群,但在安阳曹操墓周围并未发掘集体墓葬群。曹操墓发掘的地域南临漳河,其实是没有条件埋葬公卿大臣,因此曹操的一席话成为空谈亦不合理。

出土文物即尸骨鉴定

  • 支持派

曹操墓虽然发现了盗墓痕迹,但最终还是出土了200多件陪葬文物。器内主要有铜带钩、铁甲、铁剑、玛瑙珠、石龟、石壁、石枕、刻名石牌等。其中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等字样文物的出土,以及追缴回被盗墓的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字样的石枕,都是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且在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极具汉魏特征,年代相符;墓葬虽规模不小,但装饰俭朴,出土的兵器、石枕均为曹操常用器物,符合其薄葬的要求。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在曹操墓中发现三个棺椁残痕,其中后室一个,葬具疑为石棺床,后室南北侧室中各有一个,均为木棺。墓室中发现的人头骨、肢骨等经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其中男性尸骨鉴定后死亡年龄在60岁左右,符合史料中享年66岁的曹操。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 反对派

一切出土记有“魏武王”的文物都不具有确定墓主人就是曹操的唯一性,常理而论,如果曹操下葬,还要在随葬物品上写下“魏武王”,属于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曹操生前就有盗墓的劣迹,在其死后,惟恐别人找到他的墓,此举并不合理;历史上也并非只有曹操称魏武王,冉闵、姚襄等也都有“魏武王”的称号;曹操下葬时,曹丕已继承魏王称号,且曹丕尚未篡汉称帝,因此按照礼法,应称“汉魏武王”,因此这个“魏武王”并非曹操。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又由于《晋书·礼志》记载了曹丕于曹操墓的墓道上筑一石室,放置金玺,但此墓中没有发掘金室,也没出土金玺。虽曹操有言“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但墓中出土了玛瑙、玉佩等陪葬物品,故而不能否定曹丕将金玺随葬的可能性,而出土文物中的“铜质印章”如果认为就是金玺,上边所篆“奂”型文字似乎与曹操并无关系,专家考证推测的“丞”或“帝”的字面意思又过于牵强。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根据史料记载,曹操正室卞皇后于太和四年去世时已七十岁高龄,并与曹操合葬于高陵,但对曹操墓中女尸骨鉴定并非70岁妇人;另有文献记载曹冲遗骨后也迁入曹操墓,但也未在此墓中发现。

个人观点

关于安阳发掘曹操墓的位置争议,邺城西边西门豹祠以西的丘陵地区是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区域。毕竟快两千年的变迁,无论是说邺城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还是西门豹祠的十多处变化,都改变不了目前只发现了这一处汉末时期大型墓葬的事实。而自宋开始流传的曹操设“七十二疑冢”之说属于杜撰,并无史料可以追溯,而这一说法的根据无非就是在曹操墓的方向,北朝时期埋下了诸多贵族皇室,比如北齐的兰陵王,这里的墓葬群就成了疑冢。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鲁潜墓志的质疑我觉得没有什么意义,这个墓志是1998年出土的,如果是为了后来在安阳发掘曹操墓做伪证,那也太具有前瞻性了。至于字体,我只是觉得不能忽视了魏晋风骨的强大影响力。再者如此轰动全国的曹操墓,如果用假碑文来做证据,是在侮辱考古学家的专业水平,一个碑文有没有年头,我不懂,我也不敢问,但能作为主要证据放在台面上,我想也不敢作假吧。

“魏武王姿貌短小,神明英彻”——《魏氏春秋》

关于“魏武王”这个称呼我认为也是合理的,毕竟史籍里都这么称呼。再者就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曹操是在生前晋为魏王,死后由曹丕继承魏王位,曹丕总不能以“魏王”在相称去世的曹操吧。众所周知曹丕称帝后对曹操追谥为魏武帝,因此此时应该就以“魏武王”为谥,而此时曹丕尚未篡位,就应该称曹操为“汉魏武王”?恰恰相反,汉朝祖制是不可异姓称王的,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曹操的魏王是僭越了汉室祖制,那么就完全没必要再以“汉”自居,曹丕的野心也并不承认汉的存在,何必多此一举呢?
安阳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

综上所述,此墓的墓主人目前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曹操,但面考古学家给出的这些证据缺乏的是“唯一指向性”。因为史籍中记载的诸多信息并未完全展示出来,比如卞皇后的尸骨总不可能被盗墓贼盗走吧,“不封不树”的曹操还要随葬着标有“魏武帝”的物品,掩人耳目又唯恐天下不知,显得矛盾重重。故而只有更多的考古发现才能为此墓主人的真实身份定下结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