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为什么不让《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有个好的结局?

用户 不着调调的浅唱 的回答

这大概是张爱玲本身的经历影响,在中国人传统的概念里,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有一个可靠的丈夫、父母健康、子孙满堂,此为圆满,然而恰恰这些,张爱玲都没有。她是孤独的,甚至在她的遗嘱中有这样一句话:“把我的身体,化成灰,抛在世界最苍凉的地方”。
张爱玲为什么不让《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有个好的结局?
​张爱玲的人生可以在她的作品展现出来,她也曾反复的强调她不熟悉的东西她不会写,也不敢写,因为她必须要写她所了解的、所熟悉的。而她的作品就是在写人性,人性的复杂面和阴暗面。
张爱玲为什么不让《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有个好的结局?
​张爱玲出身名门、家世显赫,但她的童年并不快乐,她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远走异国,她的父亲又因生意失意常常沉迷于鸦片的世界,那时张爱玲的作品便已透露了一些悲伤绝望的字眼。而在他的父亲迎娶继母后,因同继母拌嘴,张爱玲被父亲关进房间长达半年之久,那段时间里她写下了英文散文《what a life! What a girl’s life!》,那段生活也被她一次又一次复写改编进了《半生缘》《小团圆》《易经》等作品中,更是成了小说中的经典片段。或许也正是因为童年和年轻时的遭遇,她一直用她早熟的慧眼,洞彻着人性的弱点和世间的荒诞。
张爱玲为什么不让《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有个好的结局?
​《半生缘》的原名本是《十八春》,意为曼桢和世钧从分开到再次相遇的十八年,而小说原本的结局是美好的:十八年后,两人不约而同前往东北,参与新中国的建设!可更改为《半生缘》后,相遇的时间变为了十四年后,小说的结局也停在了曼桢和世钧重逢的那一天。
张爱玲为什么不让《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有个好的结局?
​或许是她本身的经历,让她不知该如何去写她不了解的、未曾经历过的美好结局吧。小说里那段带有遗憾的感情的结局,似乎也印证了张爱玲和胡兰成没有走到重点的缘分。想起了世钧说的一句话:“有许多婚姻都是相爱的人不能结合,能结合的呢,又不一定是自己的意中人,真是讽刺。”这句话仿佛暗示了他和曼桢的未来,14年的时间匆匆走过,当曼桢重遇世钧,一切发生得那么突然,是跑过去抱住他说出一切,还是应该转身离开?望着他走近,她背过了身子,罢了,终究是没有缘分。

到现在还记得曼桢的一句独白,淡淡悲凉的语调:“十四年了,日子过的真快,对中年以后的人来讲,十年八年好像是指缝间的事,可是对年轻人来说,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张爱玲为什么不让《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有个好的结局?
​生活中的张爱玲终究败在了胡兰成的滥情里,在胡兰成结束逃亡生活,一切稳定后,写下了诀别信并附赠刚刚拿到手的30万稿费,她让胡兰成不要再找她。多年后,胡兰成收到一封明信片,没有署名没有落款,只有记忆中熟悉的字迹,她向他借阅书籍,但之后胡兰成渴望旧情复燃而寄去的所有带着缠绵的情话的信件,张爱玲概不回复,大概便是那句“我们回不去了”吧!

据说张爱玲初创作《十八春》(《半生缘》)的时候,年方二十有余。如此年纪,竟将人物的命运设计的如此悲凉与残酷,犹可见她的凄凉心境。
张爱玲为什么不让《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有个好的结局?
​还记得多年后,曼桢与世钧相遇,诉别来种种,曼桢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那一刻,我泪如雨下。
张爱玲为什么不让《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有个好的结局?

用户 书影生香 的回答

其实这本小说的原名不叫《半生缘》,而叫《十八春》。《十八春》原本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多年后人们为了为祖国贡献力量再次聚集在一起,可以说是为了迎合政治和时代潮流而写的。《半生缘》是张爱玲定居美国以后,1966年删减了大量有关政治方面的情节改写的,结局很悲剧很凄凉。
张爱玲为什么不让《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有个好的结局?

想在张爱玲笔下找温馨、找团圆,你肯定是找错人了。张爱玲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以悲剧收场,尽是惋惜、遗憾和悲凉。

要说结局最好的也不过是《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和范柳原,但那又如何,白流苏跟了范柳原不过是贪图钱财上的安稳。《金锁记》里的曹七巧更是被卖为人妇,渐渐扭曲了人性,失去了自我,甚至见不得亲生子女过得好。
张爱玲为什么不让《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有个好的结局?

说回《半生缘》这本书,文章的开篇就奠定了作品的悲剧色彩。曼桢和世钧再见面已是十四年后,你已娶,我已嫁,从前的从前都恍如梦境。错过的终究不能再回来,过往终究都会被埋葬。世上最凄婉的,莫过于情深缘浅。

曼桢的悲剧与她所处的时代,所在的原生家庭,她的生身母亲,她的亲姐姐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曼桢最后为了孩子,嫁给了祝鸿才,这就是她的宿命吧。

有句话说,作品最容易揭示一个人。张爱玲有个不幸的原生家庭,小时候父母离异,父亲再娶,张爱玲曾被关了很久的禁闭。再结合她个人的感情经历,两段婚姻都算不上幸福。这样的人生经历,催生了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也催生了一部又一部悲情的爱情故事。
张爱玲为什么不让《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有个好的结局?

用户 忈饭 的回答

《半生缘》以30、40年代的上海为故事的背景,创造了一个灰暗的空间,描写了一个苍凉凄楚的爱情故事。

在张爱玲笔下的女人中《半生缘》的顾曼桢是一个和其他女性有许多的不同,比如:葛薇龙,许小寒,七巧,白流苏等等,顾曼桢是她们中一个新的特殊的想独立的女性,给人新鲜的感觉和印象,她在公司上班认识叔惠和世均,和他们做了朋友,小说中没有提过她有其他的同性的朋友,她独处于这两个男性朋友间,显得她特别的孤独,这也是女性群体中作为母系中的一个孤独者。

上海沦陷,半殖民地的文化氛围,地区沦陷,国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半新半旧的时代,大部分的人的思想还停留在中国的传统的桎梏中,新旧的文化冲突。顾曼桢是一个新型的独立女性形象,顾曼桢身世固然可怜,父亲早忙,家庭少了个男人就如没了支撑的柱子,姐姐顾曼璐也挺身而出,做舞女撑起整个家庭,她为顾家做出奉献,牺牲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如顾曼桢维护自己的姐姐是说的“这不是她的错,是这个该死的社会,要真的说可耻,和那些嫖客比起来还真不知道谁更可耻呢!”顾曼桢毕业后有了工作,做打字员,晚上还做家教,她自己有能力了,不想再靠姐姐做舞女来支撑顾家,她还和顾太太多次说过不要在向姐姐要钱了,顾曼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养气顾家如“妈,以后无论如何,家里的开销由我来拿出,姐姐从前供我读书是为什么的,我现在都还替不了她?”她外表看起来柔弱,内心却坚强,她想独立起来,像男人一样撑起整个家庭,她开始很坚信自己的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结识了沈世均后,她不愿意和他结婚先,她妈妈顾太太劝说顾曼桢的时候,顾曼桢却说“我结婚还早呢。至少要等弟弟大了。”不愿和他就这么走在一起,让他回去接管他父亲的家业和他建立一个旧式的中国家庭等创造出了一番事业后再建立一个新式的家庭,她认为他应该出来做事,该以事业为重,她也可以照顾顾家,一旦男子结婚了就要照顾两个家,那是一个拖累,会耽误了他以后的事业的发展,她思想很先进,就是这样才有了最后顾曼璐被遗弃后设计害她的故事,顾曼璐不能生子被祝鸿才的遗弃,顾曼璐和祝鸿才本来就不是实名的夫妻,她为了锁住祝鸿才的心居然和祝鸿才一起设计海自己的亲妹妹,让祝鸿才强奸了自己的亲妹妹,她居然想到了“借腹生子”的傻到家的办法,这是何等的愚蠢,就算是顾曼桢欠了她的,她也不能做出这么卑鄙的做法,天理不容,太不理智了,最终害人害己,连死也得不到多少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她的奉献将被她的愚昧所掩盖,她沦为舞女,遭人遗弃不是她的错,可是她还自己的亲妹妹就是天大的错误了,所致读者都不能原谅她。全篇下来也讲述了一个新女性的想要独立的种种困难,想在暗淡无光的时代夜空里找到光明的出路是困难的,就如在漆黑的夜里胡乱的摸索,探究,跌跌撞撞的,最终还是惹得一身一生的伤害,在张爱玲看来这就是道不完的唏嘘沧桑和无奈,理想和现实总是不和谐,美好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总要展开惨烈的碰撞。悲剧的人生观看世观,她造就的是一个凄美的上海爱情悲剧。顾曼璐的设计陷害,顾曼桢的性格,还有这个该死的社会决定了人的命运,造成了个性悲剧,社会悲剧,命运悲剧。

从身世找出路到她不愿和世均建立旧式的中国家庭遭受设计和陷害后不断地探索出路,一直到摆脱祝鸿才的强钱生活,顾曼璐设计是一条主要线索,而她的而性格也是一个因素,她不愿和世均那样,还有就是这个该死的社会了,现实中就是这样残酷,注定的苍凉故事是跑不掉的。
张爱玲为什么不让《半生缘》中的顾曼桢有个好的结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