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九族时小孩怎么杀(古代遇到诛九族的时候,亲戚们该怎么办)

用户 百晓生说江湖 的回答

诛九族算什么,历史第一人方孝孺被诛十族,整整有873人,无一人生还,不仅有亲戚连学生、邻居、朋友都没逃掉。

诛九族时小孩怎么杀(古代遇到诛九族的时候,亲戚们该怎么办)

诛九族的九族是哪九族呢?

父四族、母三族、妻两族父四族是自己这一族,上至高祖下至玄孙,外加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母三族是自己的外祖父的全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妻子两族是岳父全家、岳母全家。这九族相当于全家上下与自己有一丁点亲戚的无一幸免。

诛九族时小孩怎么杀(古代遇到诛九族的时候,亲戚们该怎么办)

 

十族就是九族再加上自己的学生、邻居、朋友,跟自己认识的都算是十族里面的。

古代很多远亲都不在同一城市,甚至相隔十万八千里,皇帝下诏诛九族时,那些亲戚为什么不逃走呢?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但是我看到下面几点,我就打消了逃走的念头。

一、出远门需要检查。

古代如果出远门需要朝廷颁发的“路引”,就是当地政府给你出一个证明。进入城池还要经过层层筛查,如果有问题肯定会被押往官府审查。如果你不进入城池,前往偏僻的山村里,那你会更惨,因为偏僻的山村很少有人去,去了当地的保长就会去找你查问情况,而且保长会上报官府,这样也是很危险的。

二、你逃跑的速度太慢

为什么说你逃跑的速度慢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都是皇帝的,你能跑到哪里去呢?古代传递信息最快的就是朝廷的驿站,十万里加急的信息,他们几天就能完成,而普通人你速度怎么能赶上朝廷发布的速度。

三、为了自己其他族人

诛九族也就是诛杀与自己有关系的亲戚,那如果其中一个亲戚逃跑了,那这个亲戚的九族也会被牵连,古代这连坐机制就让很多犯错的人在家里甘愿受罚,而不会想着逃跑。

诛九族时小孩怎么杀(古代遇到诛九族的时候,亲戚们该怎么办)

 

就拿诛十族地方孝孺来说,方孝孺本来是建文帝时期的翰林院文学博士,燕王朱棣起兵打入南京时,想让方孝孺起草一份诏书,方孝孺不仅不理睬朱棣,反而披麻戴孝在皇宫里为建文帝哭丧,朱棣拿出准备好的笔墨纸砚,让方孝孺写,方孝孺写下四个大字“燕王谋反”。朱棣大怒,斥问方孝孺难道不怕诛九族吗?方孝孺说,别说九族,诛十族我都不怕。朱棣当即下令,诛方孝孺十族。这十族一一在方孝孺面前处斩,方孝孺依然不为之所动,可见方孝孺为维护国家宪法所付出了所有,被朱棣整整杀害873人。

其实历史上诛九族的就一人,就是隋朝的杨玄感,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帮助隋炀帝得到皇位,杨玄感凭借父亲的实力也被封为“柱国”,官拜二品。杨素死后,杨玄感世袭爵位为楚国公,升为礼部尚书。随着杨玄感势力越来越大,隋炀帝猜忌之心越来越重,杨玄感也感受到了压力,在隋炀帝东征高丽时,杨玄感随着隋末农民起义,也开始谋反。但是被返回的隋炀帝轻松打败,杨玄感为了不落入隋炀帝手中,让弟弟杀了自己。隋炀帝恨之入骨,不仅将杨玄感分尸,还诛其九族。

诛九族时小孩怎么杀(古代遇到诛九族的时候,亲戚们该怎么办)

 

其他的都是诛三族,秦始皇时期的李斯,西汉韩信、彭越,西晋时期潘安,明朝蓝玉等人。

写到最后

皇上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防止其后人要报仇,需要灭掉他们的核心,就是三族,诛九族就是彻底地让他的家族消失。

用户 讲点历史小八卦 的回答

诛九族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如果真诛九族,基本上只要沾上血源关系,都会被处死。遇到这种事情,一般人的想法是逃,其实是逃不了的。

历史上很少有诛九族的事情发生,一般是夷其三族,或夷其族,株连九族

这么残酷的刑法,是很少使用的,秦以酷法著称,非议朝政就要夷三族,即直系父子孙三族,也有说父子妻三族,大约是斩草除根的意思。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就太多了,数不胜数,大多理由是造反。比如有名的李斯、韩信、彭越等等。

诛九族时小孩怎么杀(古代遇到诛九族的时候,亲戚们该怎么办)

历史上还有“灭七族”的,那就是荆轲。荆轲刺杀秦始皇失败,秦始皇气急败坏,按照《秦律》,当时只有”夷三族”。秦始皇不干,非得整出七族。司马光写荆轲去刺杀秦始皇,就是“不顾七族”。但并没有解释”七族”究竟包括了荆轲的哪些人。

历史记载被灭九族的,可能就是隋朝的杨玄感了,史书记载其造反失败,”祸及九族”。但是也没有具体的讲杨玄感的”九族”是哪些人,杨玄感本人被切成一块一块的放火上烤。

另外一个是方孝孺,据野史记载朱棣想让他起草继位诏书,方孝孺不答应,朱棣以灭九族相威胁,结果方孝孺说哪怕灭我十族也不怕,于是朱棣以朋友为一族,灭了方孝孺十族。但是史载方孝孺只有九岁的幼子被朋友收养,可见诛十族之说不可信,景清忠于文帝,假作投降朱棣,伺机行刺,遗憾的是不是专业刺客,动手之前被发觉了,这比不肯写诏书罪行大多了,朱棣是夷其族。

诛九族时小孩怎么杀(古代遇到诛九族的时候,亲戚们该怎么办)

没有夷九族,并不代表仁慈,牵涉到方孝孺案被杀的有八百多人,景清虽然名 义是只夷其族,但在其家乡进行了瓜蔓抄:象瓜的藤蔓一样,只要有关联,就要杀。诛不诛九族只是个形式,只是看皇帝乐意杀多少人,牵连有多大而已。

但不管怎样,古人在遇到破家灭门之祸时,很少逃走,原因有几点:

来不及跑或者不能跑

王安石实行变法,得到了宋神宗的大力支持,苏轼是保守派,经常在与友人诗词唱和里提到了对新法的不满,变法中出现的问题,劳骚满腹,被有心人利用,告到神宗处,神宗大怒,要抓捕苏轼,附马王诜得知消息,立即通知了苏轼。

诛九族时小孩怎么杀(古代遇到诛九族的时候,亲戚们该怎么办)

苏轼想过逃跑,历史上遇到这种破事,弃冠而逃多的是,但会连累其他人,最终苏轼抢在官差搜捕之前,把一些“大不敬”的诗词信件烧掉,最终只是被贬,救了自己和朋友的性命。

从人的应激反应来讲,当然能跑就跑了,可是每一个人的”九族”都是不一样的,自己逃跑了,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得不偿失。

古代信息传播缓慢。如果一人犯了诛九族的罪,他的亲戚好友们可能还被蒙在鼓里,即使有人在官兵抓捕前获知了消息,但是往往能逃脱的概率也很低。而且一个家族基本上都是一大家子居住在一块儿,或者住得非常近,形成一种族群。一旦重兵抓捕,会连锅端,根本来不及……

无处可逃

他们的族人没有地方可以去。古代有连坐制度,收留罪犯,包庇罪犯等,都会受牵连被判刑,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敢收留罪犯。城门有通辑令,出门也要有路引,不然连住店都困难,可以说寸步难行。

不仅收留罪犯会被判刑,举报罪犯会有奖励,古代人口流通不畅,多个生面孔谁都能察觉出来,所以罪犯逃到另一个地方后,很可能会被别人举报而捉拿入狱。

诛九族时小孩怎么杀(古代遇到诛九族的时候,亲戚们该怎么办)

当然可以躲在深山老林之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野外生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没有衣食,很难生存。即使是装备齐全的现代,想到在荒野生存也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更何况能犯大罪的,都不是一般人,养尊处优惯了,忍受不了这样的苦痛。

汉武帝的儿子太子刘据,因为被诬谋反,迫不得已发动兵变,事败后逃到深山里的一户樵夫家中躲藏。日子太过艰难,于是试图联系自己以前的一个老部下,结果被对方出卖,最终自杀。

一般也不是都杀掉

按照大明律的规定:凡谋反(谓谋危社稷)及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官。若女许嫁已定、归其夫、子孙过房与人、及聘妻未成者、俱不追坐。

诛九族时小孩怎么杀(古代遇到诛九族的时候,亲戚们该怎么办)

从法律就可以看出来,即使谋逆大罪,也并不是一家子全部杀光,还有几种是不杀的,处罚也不一样:十五岁以下的未成年儿童,妻妾及未出嫁的女儿、姐妹不杀,但是要做功臣之家的奴才,家产全部充公,已经定亲的还没有嫁的男方家带走,已经过继给别人的,结了婚的都不受牵连。

从汉开始,历代都是以儒家思想治国的,所以有罪不及妻孥的说法,男主外女主内,女性一般不会参与政事当中,也没有能力东山再起报仇,不杀女子也显示了当权者的仁德,但是会让她们为奴为伎加以侮辱。著名的梁红玉就是父亲有罪,被罚没成了官妓。

候君集参与造反,按律全家被抄斩,但是他恳请唐太宗看在他为国有功,一时糊涂的份上,给他留个后,唐太宗赦免了他的一个儿子,改为流放。

诛九族时小孩怎么杀(古代遇到诛九族的时候,亲戚们该怎么办)

忠君或气节,宁愿死也不逃跑

赵高矫诏杀扶苏,蒙恬对旨意有疑问,劝扶苏问过秦始皇再自杀,可是扶苏却说:“父亲赐儿子死,还哪里需要再请示查实呢!”随即自杀。

海瑞给嘉靖上书,早就做好了必死准备,连棺材都准备好了,嘉靖看了他的奏章气得七窍生烟,让人马上抓捕,不要让他跑了,身边的太监都说:棺材都准备好了,是不会跑的。

即使是不杀,也有人会义不受辱自杀。朱棣杀了建文帝手下3000多人,把他们的妻女要么许配给蛮夷之人的象奴,要么发入教坊司当官妓。

方孝孺的妻子郑夫人及两个女儿为了不当官妓,投水而死,齐泰、黄子澄的家属就被投入教坊司中。

诛九族时小孩怎么杀(古代遇到诛九族的时候,亲戚们该怎么办)

后教坊司的官员禀告:有奸恶齐泰的姐并两个外甥媳妇,又有黄子澄妹,四个妇人每一日一夜二十条汉子看守着。年小的都怀身孕,除夕生了小龟子,又有一个三岁的女儿”意思是每人每天接客二十次,小的怀了孕,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朱棣得到奏报后说“小的长到大,便是摇钱树儿”。女孩长大后也要在教坊司接客替他挣钱。一直到明仁宗朱高炽登基,才把她们放出来。象这种真的是生不如死,所以很多官员家属情愿自杀,也不苟活。

总的来说,被株连九族的族人们,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一旦被牵连上,只能无奈的接受命运。很多人还怀有侥幸,觉得事情还有挽回的希望。毕竟一旦逃跑了,那可真的就成了乱臣贼子,事情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毕竟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他们也没有容身之地,想逃也逃不了。

用户 戏雪狐 的回答

虽然一直有这个说法。

但是查遍历史,见于史书的,被诛九族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杨玄感,另一个是方孝孺。

但是这两个人其实也并没有被真的诛九族。

杨玄感是隋朝人,在隋炀帝征高丽的时候起兵造反,触了隋炀帝最忌讳的软肋,再加上征高丽战事不顺,所以隋炀帝对这个人可谓是恨之入骨。于是下令诛九族。《唐六典注》中说:(隋炀帝)末年严刻,生杀任性,不复依例,杨玄感反,诛九族,复行轘裂枭首,磔而射之。

这个记载中除了诛九族,还有车裂,砍头,分尸然后用箭射……反正是挺惨的。

但是,其实这个诛九族多半是假的。因为杨玄感那个弘农杨氏,这个势力有点大,如果真的诛九族,按照当时超级世家的那种联姻习惯,恐怕隋炀帝自己都跑不了……而且即便到了唐代,弘农杨氏的实力还是很强,仅在唐代,就出了十一个宰相。武则天的妈妈,唐玄宗的皇后都是弘农杨氏的人……

所以我推测,即便以隋炀帝的酷烈,也只是杀了杨素下面这一支而已,对于一个从秦汉时代起家强盛道唐末的大世家,族诛,不现实…………

第二个被“诛九族”的,是明代的方孝孺。

这个好多人都耳熟能详,好多野史说他被诛十族,其实都是谣传。

关于方孝孺,第一版明史这样记载: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

四库版明史,改成了这样:丁丑,召方孝孺草登基诏,孝孺投笔,且哭且骂,帝大怒,泰,子澄亦抗辩不屈,遂与孝儒共磔于市,皆夷其族。

明史都没有说他被诛九族哈。夷其族,指的是诛灭他的亲族,指的是杀他和他父亲,他儿子,这是同族。

我这里多说一句哈…………

这里有个漏洞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按照明史记载,丁丑这一天,朱棣把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个人找来,让方孝孺给他写登基诏书,然后方孝孺不给他写,齐泰黄子澄也是“大义凛然”…………问题就在这了,朱棣登基是在己巳日,然后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然后丁丑。中间隔了7天。

一个黄帝登基了七天没发布登基诏书,七天之后突然想起来:哎呀,我得发布一个登基诏书呀!让谁写呢?对了,我的大对头肯定能夸我夸的最好。来人呐,去把我那几个大对头找来,让他们给我写登基诏书………

这是正常人的脑子能想出来的事??

好了,回到正题。

接着说方孝孺被“诛十族”的事。

实际上方孝孺的儿子都没被杀光……首先是明史记载的,方孝孺死的时候有一个九岁的儿子,叫方德宗,被他的好朋友,原刑部尚书魏泽收养。(又得多说一句,诛十族的说法里,第十族是故友和学生,这个魏泽是他的挚友,按这个说法应该死了才对。)

仍旧是明史记载,万历年间,万历皇帝下诏为方孝孺平反,赐下祭田,将方孝孺次子方中宪后人从松江府华亭县寻回,居于浙江宁海至今。这个在明清两代的海宁县志中都有非常明确的记载。

民国鄞县志中记载,方孝孺长子方中愈之后方九成,自明万历年,由慈溪迁至鄞县,居于白岳乡方家。

方孝孺的一个亲叔叔,叫方克家,他的儿子方孝复在“洪武二十五年”被流放广西庆选充军,其子方琬得释为民。

这么近的关系都没杀,哪有什么诛十族啊………

还有一个被野史说诛九族的人是刺杀朱棣的景清,据说被诛九族,其实连他爹都没死…

其实中国古代,对于刑法的设置并没有那么严酷,诛九族这个说法多见于稗官野史,正史上没有,法律中也从来只有“株连九族”没有“诛九族”,因为需要杀的人太多了,除非是打天下的时候偷偷摸摸的去杀,否则在和平时期,太伤天和……

再者说了,能犯“诛九族”的大罪的人,哪个不是豪门世家…普通人能干这么大的事儿,诛九族也值了……担心这个还不如想法做好工作多赚点钱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