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被别人称为“大太监帝国”呢,这是什么原因?

用户 微史闲读 的回答

中国封建社会的很多王朝,都有某些鲜明的特征,历史爱好者通常会用一些形容词

来提炼某个朝代的特征。

如强汉、盛唐,富宋。

也有臭汉、脏唐、弱宋之类的叫法。

你不能说这些形容不准确,它们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历史上的明朝,有个形容词叫“阉明”。

不得不说,这个形容也是非常准确的。

为什么明朝被别人称为“大太监帝国”呢,这是什么原因?

 

明朝宦官的数量极为庞大,到了明末,竟然有十万人之多。

《东华录》记载:“明季宫女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饭食不能遍及,日有饿死者。”

明朝宦官这样的数量,这样的规模,在历史上绝对是空前绝后的。

明朝的宦官并非仅仅是指身在北京皇宫的宦官。

各地藩王宗室中也豢养了很多太监。

此外明朝还经常派出镇守太监。

南京也有一套太监人马。

明朝为何有这么多太监呢?

除了明朝皇帝倚重宦官外,不禁止“自阉”的规定也是重要的推手。

明代中期以后,就连天子脚下的北京一带,私自阉割男童的风气都很流行。

“京畿民家,羡慕内官富贵,私自奄割幼男,以求收用;亦有无籍子弟,已婚而自奄者”

北京的老百姓羡慕太监富贵,将自家的男孩阉割送到宫中,以求一朝富贵。

礼部向皇帝汇报此事,皇帝的处理很简单。

“大率御批之出,皆免死。”

这些被赶出宫的阉人,基本都被编配到口外的卫所。

为什么明朝被别人称为“大太监帝国”呢,这是什么原因?

 

于是这些由阉人组成的部队就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净军。

你觉得净军能有战斗力吗?

这些自行阉割的男子,有时候遇到赦免,“送南苑种菜”。

有时候宫中太监有缺,他们中的一些人则可以转正,“选入应役”,成为宫中太监了

由于朝廷对私自阉割的处理太轻,所以自阉之风一直难以熄灭。

宫中太监若是犯错,也通常会贬为“净军”。

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为了巩固权力,

“选京师净身者四万人,号曰净军。”

当然,他的这支净军也没能保住他的性命。

为什么明朝被别人称为“大太监帝国”呢,这是什么原因?

 

不过我们从中也能从中看到,明末的太监是真的太多了。

京师净军就有四万,加上其他服务性的太监,仅北京的太监至少有六七万之多。

明末文人王誉昌,在描绘甲申之变时说:“中珰七万人皆喧哗走”。

京师里溃散的太监,达到7万人之巨,若是再加上各地皇族太监和外派太监,

《东华录》中说,明朝太监至十万人,是可信的,

由于拥有庞大的太监群体,形容明朝为“阉明”、“大太监帝国”是有根据的。

除了数量庞大空前绝后外,明朝的宦官专权现象也是历代之中较为特殊的。

用户 用户车工00 的回答

此话有点偏面,太监掌权,不仅在明朝有,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比明朝更甚的朝代多的是。


为什么明朝被别人称为“大太监帝国”呢,这是什么原因?

大家都知道秦朝二世而亡,导致秦二世而之的真正祸首就是大太监赵高。赵高在秦始王病逝在巡察路上的沙丘行营(也是饿死赵武灵王的地方)。赵高串通胡亥,胁廹了丞相李斯,密不发丧,假传圣旨,逼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自杀后又害死李斯,指鹿为马,掌握朝政,几乎把秦始皇的子孙后代杀光,历史上哪个大监能及?

汉代汉灵帝时以张让、起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丶郭胜十个宦官,以张让、赵忠为首挺小皇帝当玩偶,卖官鬻爵,横征暴敛。朝堂上弄的鸡飞狗跳,民间搞的民不聊生,以至天下大乱。不能说不厉害|!一时成为真正的监帝国。最后汉灵帝竟把张让当作”父”,赵总当作”母”成为天下奇闻。

明朝的太监是皇帝组建的东厂,属于特务机构,完全服务于皇上,为皇上暗中监察官员的贪腐和不臣之心,只接听命于皇上,完全忠心于皇上,是皇上名符其实的鹰犬,和耳目。只不过调查的范围除了皇上,没有上限,权力过高,得罪好多达官贵人,积怨太深,因此时常招人贬斥,名声不好罢了。后来为了制约相相,在内阁设主司礼监和掌印、秉笔太监。明朝的太监机构总体来说,为皇上暗中监督官员
和视察社会动态,能让皇上及时掌握,便于人事任免和制定策略有极大的帮助。只不过有的皇帝自己昏庸,让太监掌权不该掌握的权限,如明英宗朱祈镇时的王振,和后期明熹宗时期
为什么明朝被别人称为“大太监帝国”呢,这是什么原因?
的魏忠贤。他们虽然有时为害了国家,但主要责任在皇上。

在明朝也出现许多好的太监,如郑和、亦失哈丶侯显丶阮安、冯保等。

为什么明朝被别人称为“大太监帝国”呢,这是什么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本人删除。

用户 历史总探长 的回答

明朝是大太监帝国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影视剧的误导。在一些影视剧中明朝的太监权势滔天,能够随意杀死大臣,就连皇帝都要惧怕他们三分。

然而在历史上明朝并没有出现过能够控制皇帝的太监,明朝的太监充其量只是明朝皇帝限制大臣权力的工具,根本不能限制皇权,当皇帝不需要他们的时候,这些太监的末日也就来到了。为什么明朝被别人称为“大太监帝国”呢,这是什么原因?

明朝太监参与政事是从明成祖朱棣时期开始的,明成祖朱棣通过造反的方式,夺取了朱允炆的皇位。因为朱棣的皇位来路不合法,所以在朝廷中有很多人都对朱棣不满。

而明朝的锦衣卫在朱棣时期也已经逐渐的出现变质,朱棣急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特务机构来监视大臣,在这种背景下,朱棣建立了宦官为首领的东厂。

朱棣之所以应用宦官作为东厂的首领,主要是因为宦官平常就在皇帝的身边生活,是皇帝最亲近的人,而且宦官因为生理上的缺陷,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威胁到皇位。为什么明朝被别人称为“大太监帝国”呢,这是什么原因?

朱棣设立东厂之后,宦官的权力便逐渐的大了起来。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明朝的宦官势力越来越大,一些宦官依靠着东厂的势力干预朝政,成为了朝廷中权利仅次于皇帝的人。

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宦官是王振,王振从小陪伴在明英宗的身边,明英宗称他为王伴伴。明英宗继位后,任命王振担任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和东厂负责人。

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明朝宦官参政的一个产物,司礼监掌印太监具备帮助皇帝审阅奏折的权利,但是不能做批示。假如大臣们上来的奏折不能通过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审批,那么这份奏折就需要重新进行改写。为什么明朝被别人称为“大太监帝国”呢,这是什么原因?

王振依靠着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务控制大臣,在朝廷中权势滔天。瓦刺大军进攻明朝的时候,王振劝说明英宗御驾亲征,最终导致了土木堡之变发生,王振死于乱军之中,全家都被明代宗杀死。

王振被杀之后,明朝宦官专权的情况逐渐的多了起来,到了明宪宗时期,明朝又设立了宦官管理的西厂机构。明武宗继位之后,朝廷中出现了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集团。刘瑾在朝廷中横行霸道,只要是朝廷中不依附于刘瑾的官员,必然会遭到刘瑾的打击报复。为什么明朝被别人称为“大太监帝国”呢,这是什么原因?

刘瑾在朝廷中专权数年,遭到了明武宗的怀疑,被明武宗凌迟处死。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又出现了一个大太监冯保。冯保的权势丝毫不亚于刘瑾,张居正也要在冯保的支持下才能够推行万历新政。后来冯保被万历皇帝放逐回家,死后被万历皇帝抄家。

到了天启帝时期,明朝出现了最后一个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掌权时期号称九千岁,大臣们的任免情况全由魏忠贤做主,天启帝几乎不问政事。为什么明朝被别人称为“大太监帝国”呢,这是什么原因?

崇祯皇帝即位后,魏忠贤失去了皇帝的宠幸,最终被崇祯皇帝逼死。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是明朝时期最大的4个宦官,这是个宦官最终都没有得到好的结局。

从这四个人的结局来看,明朝是“大太监帝国”的说法并不准确。明朝大太监能够专权,靠的是皇帝的信任,当皇帝不信任他们的时候,大太监的死期也就到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