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用户 LUMTS 的回答

在唐朝史料或者民间小说的记载中,常常有提到“昆仑奴”,说那时候的王公贵族们都以养“昆仑奴”为傲,成为某种炫富的指标。

那么,“昆仑奴”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外国黑奴。40年代在西安出土了一批唐俑,其中就有黑人俑,那就是昆仑奴。这也证明了在唐朝时期,养黑奴的现象的确是存在的。

昆仑在哪里?

首先,我们要了解“昆仑奴”中的昆仑到底是指什么。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中,昆仑是个朦胧模糊的地名,到底在哪个地方没人说得清。有广义上的昆仑,有狭义上的昆仑;有大昆仑、有小昆仑;有东昆仑、有西昆仑,实在是让人云里雾里。

从史料记载上看,据不完全记载昆仑至少就有十多处,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

国内的昆仑地点有:天山、巴颜喀拉山、葱岭(帕米尔高原)、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脉等等,总体上都是处于西域到中亚地区。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国外的昆仑地点有:喀喇昆仑山脉、马来半岛、伊拉克地区、非洲昆仑层期国(非洲马达加斯加及附近的非洲沿岸)等等。

注意,国内国外都有喀喇昆仑山脉,这是因为喀喇昆仑山脉覆盖面很广,中国、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都或多或少被覆盖。

当我们大致归纳昆仑是哪些地方后,于是第二个问题就来了,昆仑奴到底是来自哪个“昆仑”呢?

昆仑奴可能来自哪几个地方?

我们已经知道昆仑奴就是黑人,那么以上这些昆仑能产黑人的就只有四个,都是国外昆仑:

1、喀喇昆仑山脉,这个部分主要是指印度土著,他们皮肤较黑,被误以为是黑人。

2、马来半岛,东南亚的土著,也比较黑。

3、非洲昆仑层期国,这里是正宗的非洲黑人。

4、伊拉克地区,这里本来没有黑人,但阿拉伯人从北非地区掳了很多黑奴,极有可能通过丝绸之路再运到唐朝来。

难道说唐朝的昆仑奴就是来自以上这四个地方吗?那也不是。首先就可以排除印度黑人,因为印度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贩卖黑奴的现象,从来也没有看到印度人被卖去当奴隶的记载。

非洲昆仑层期国黑人(马达加斯加)也不可能是昆仑奴。因为唐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没有达到过马达加斯加,根本就没有运黑奴的可能性。即便唐朝商船到达过马达加斯加,唐朝人也不可能主动贩卖黑奴,历史上没这种记载。我们知道,历史上贩卖过非洲黑奴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阿拉伯人,一是欧洲人。

于是,现在昆仑奴的来源就缩小到两个地方了——伊拉克地区和马来半岛。

昆仑奴主要来自马来半岛

前面也说了伊拉克地区本身没有黑人,但他们从北非地区掳了很多黑人过来当奴隶。阿拉伯人在于唐朝交往过程中,将一些黑奴卖到唐朝,也就不奇怪了。唐朝那些达官贵人都是奴仆成群,但有黑人的昆仑奴却不一般了,这不仅仅是钱不钱的问题,更涉及到你有没有“门路”的问题。所以昆仑奴成了王公贵族、达官显贵的炫富指标。

现在我们很多人对昆仑奴的理解,也基本上是认为来自非洲。再多了解一点的人,会知道昆仑奴是通过阿拉伯商人带到中国的。不过我想,唐朝的昆仑奴恐怕主要不是来自非洲,而是来自马来半岛才对。来自非洲的昆仑奴当然也有,但不是主流,主流昆仑奴应该是来自马来半岛。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通过阿拉伯人将黑人带到中国,这条路径太遥远了,成本太高了。阿拉伯人在北非捕猎黑人,他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自己所用,当自己的奴仆,辛辛苦苦运到中国来卖,恐怕不是目的。

而马里半岛离中国较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到中国也十分方便。

根据《旧唐书·林邑国传》记载:“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林邑国大概就是现在的越南一代。这个记载就告诉我们,马来半岛的人很黑、是卷发,当时唐朝称这里为昆仑。昆仑奴的叫法大概就是由此而来。

在唐朝时期7-8世纪,东南亚地区多是奴隶制小国家,买卖奴隶都是很正常的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奴隶运到中国也很正常,这被当作是一种正常的生意往来。甚至那些东南亚小国将奴隶当作朝贡品送到大唐,也是极有可能的。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在《太平广记》中有记载,昆仑奴身材短小,水性特别好,这似乎也很适合东南亚沿海或者岛国人种的特点。

从唐代出土的黑人俑和一些史料的记载我们还可以知道,昆仑奴的标志性打扮是斜披着帛带,腰上还横缠着帛带,穿着短裤,赤着脚。这也很符合东南亚人的穿着打扮。

在甘肃瓜州有个榆林窟,这里共有43个洞窟,洞窟内的壁画从唐到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其中,第25窟是唐代壁画,在这里画着一个骑青狮的文殊菩萨,旁边却站着一个昆仑奴,负责牵着青狮坐骑。这个画面是不是让人觉得不可想象,十分跳针的感觉?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其实仔细想想并不奇怪。唐朝时的东南亚各地区佛教十分流行,比如当时东南亚的海上强国室利佛逝王国(也叫三佛齐王国)就是典型的以佛教立国。昆仑奴来自马来半岛,昆仑奴是佛教徒,并不奇怪。那么在文殊菩萨旁站一个昆仑奴也就不奇怪了。

现在,我可以做一个结论了:唐朝的昆仑奴主要是来自马来半岛,来自非洲的黑人数量很少很少

养昆仑奴的危险性

养昆仑奴固然是炫富的一种指标,可是也存在一定危险性。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说在武则天时期广州的都督就被昆仑奴杀死了。

有昆仑袖剑直登听事,杀元睿(广州都督)及左右十余人而去,无敢近者。”这里所说的昆仑奴无法确定是一人还是多人,能一下杀掉都督和十几个人,我估计不是一个昆仑奴干的。制造这起血案之后,昆仑奴“登舟入海,追之不及”。

一个堂堂广州都督就这样被昆仑奴杀死了,其他达官显贵被杀的事件估计也会有吧,只是没被载入史册罢了。

用户 灵枫历史阁 的回答

昆仑奴是黑人,曾被当成“动物”抓来中国。唐朝的有钱人,对他们趋之若鹜。凡是巨富之家,必有昆仑奴。可昆仑奴又矮又丑,还不穿衣服,为何唐朝贵族都抢着要?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据《岭外代答》记载,昆仑奴来自一个海岛,头发是卷曲的,皮肤是黝黑的,只要用食物引诱,就能抓住他们,一抓就是千万,可以卖去当奴隶。

“西南海上有昆仑层期国,连接大海岛,……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拳发,诱以食而擒之,动以千万,卖为蕃奴。”(《岭外代答》卷三)

无独有偶,《旧唐书》里对昆仑奴的外貌,也有相同的记载。

据《旧唐书》记载,昆仑奴居住在林邑的南边,头发是卷曲的,身体是黝黑的。

“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旧唐书·南蛮传》)

唐代的昆仑奴俑来看,昆仑奴大多身材矮小,不穿上衣,只穿个羊皮短裤。

唐朝贵族、富豪对他们趋之若鹜,只要是因为昆仑奴大多性情温良,踏实耿直,认准了主人,就会忠心耿耿。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据学者考证,唐朝人根本不区分奴隶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只要是长得黑,都会把他们叫做 “昆仑奴”。

但时至今日,我们不禁要问,盛行于唐朝的昆仑奴,到底来自哪里呢?

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统一答案。

第一种说法:昆仑奴来自北非。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

“内有东西方四十余国侨民,包括源自非洲来的黑人(昆仑奴)。”

可见,在一些学者的眼中,唐朝时期盛行的昆仑奴,就是非洲黑人。

这一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毕竟,唐朝时期的长安城,堪称国际大都市,拥有各色人种,黑人也并不少。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第二种说法:昆仑奴是东南亚人。

因为史料明确记载,昆仑奴生活在海盗上,并且身材矮小,所以,也有不少人认为,昆仑奴应该不是非洲黑人,而是尼格里托人。

尼格里托人,是小黑人,他们一直生活在马来半岛以南的诸海岛上。

这种说法,同样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将凡是在半岛上统治这些小黑人的国家,称为“昆仑之类”。

这个地方的人,同样皮肤黝黑。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第三种说法:昆仑奴是印度人。

之所以认为昆仑奴是印度人,和谭嗣同有关。

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他的朋友写了一篇游记,里面提到“希玛纳雅山”(即喜马拉雅山)即“昆仑”。

而印度,恰好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

有人据此认为,昆仑奴是唐朝人对印度人的称呼。

持这种观点的人,还称:昆仑奴在唐朝的身份,有狮奴象奴扮演、僧人弟子。

这2种身份,都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佛教的发源地,就是古印度。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第四种说法:昆仑奴是来自中国西部昆仑的原住民。

除了上述3种说法外,还有人认为昆仑奴是中国人。

在我国西部,有一座山叫做昆仑山,因此有人认为“昆仑奴”,就来自于昆仑山。

持有这种说法的人,是把“昆仑奴”中的昆仑,当成了现代的昆仑山。

他们认为昆仑奴,是昆仑山的土著居民,跟随丝绸之路进入到唐朝的长安地区。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以上4种观点,你认可哪一种呢?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认定昆仑奴主要是东南亚人,可能夹杂着部分北非、印度人。

我做出这样的推断,并非信口开河,而是结合了史料和唐朝文物。

我的理由如下:

第一,在关于东南亚的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昆仑黑人的记载。

“昆仑”一词,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不止是指昆仑山,还特指黑色的东西。

目前,有很多唐朝出土的昆仑奴陶俑。

这些陶俑,大多肤色棕黑,远比其他黄种人陶俑要黑得多。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昆仑奴的服饰,上半身几乎不穿衣服,下半身则穿着皮短裤。这种装扮风格,明显居住在炎热地区。

由此推断,昆仑奴是中国昆仑山土著居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从天气来看,东南亚的天气炎热,和昆仑奴身上的服饰比较契合。

此外,唐朝提及东南亚的文献,大多直接提到了昆仑奴。比如:

《旧唐书·林邑国传》:“自林邑已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

《旧唐书·真腊国传》:“真腊在林邑西北,本扶南之属国,昆仑之类。”

《新唐书):“盘盘,在南海曲,北距环王,限少海,与狼牙修接,自交州海行四十日乃至……其臣日勃郎索滥,曰昆仑帝也,日昆仑勃和,日昆仑勃谛索甘,亦日古龙。古龙者,昆仑声近耳。”

上述文献记载,足以说明,在东南亚一带,已经有了被唐朝人称为“昆仑”的黑人。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第二,从运送途径来看,东南亚地区具备更大的可行性。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长安城拥有非常多的昆仑奴,许多大户人家为了显示地位,会争相购买。

 

唐朝其他城市,对新奇的昆仑奴,同样趋之若鹜

如此大批量的购买,昆仑奴的数量绝对非常多,不可能只有几百人、几千人。

如果要支撑起几万人甚至更大批量的人员运输,必须有发达的贸易线路。

结合当时交通、贸易路径,能完成这样大数量的人员运输,恐怕只有东南亚各国这一渠道。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唐朝所处的主要时期,是在公元7到9世纪。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还是奴隶制国家,和唐朝有着密切的邦交和海上往来。

他们需要向唐朝上贡,顺便进行奴隶贸易,在逻辑上成立。

不止是奴隶买卖,很多昆仑人,也跟着东南亚商人来到唐朝,留在了中原。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地下王国,那个皇帝,似乎就是昆仑人。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第三,史料以及唐朝小说中,昆仑奴的形象与东南亚人十分相似。

唐朝的小说、史料,均对昆仑奴的外形进行了描写,而东南亚人的外貌,和描述的非常接近。

比如,《太平广记》引《朝野全载》的记载表明,昆仑奴的外形是又短又小。

“场帝令朱宽征留仇国,还,获男女口余千人并杂物产。……人形短小,似昆仑。”

再比如,《太平广记》卷《甘泽谣·陶舰》中记载,昆仑奴非常善水,能在水里来去自如。

“(魄)曾有亲戚,为南海守,因往省焉。郡守喜其远来,蹭钱百万,遗古剑长二尺许,玉环径四寸,海舶昆仑奴名摩诃——善泅水而勇捷……及回掉,下白芒,入湘江,在每遇水色可爱,则遗玉环剑于水,令摩诃下取,以为戏笑也。”

这段话讲述的,就是昆仑奴摩诃的故事。当时,他的主人有一把剑掉在了水里,摩诃二话不说直接下水取剑,身姿十分矫健。

再比如,《一切经音义》直接点出,昆仑奴非常善水,下水可以待很多天,却不会死亡。

“善入水,竟日不死。”

小说的描述,或许会夸张,但一定有一些现实的根据。

从上述记载,我们可以推论出昆仑奴的外形,应该不高大,身材矮小,而且善于游泳,比较懂水性。

这些性格特征、外形特征,都符合东南亚沿海或者群岛国家人种的特征。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第四,唐代开凿的石窟壁画上,佛教黑人形象与昆仑奴非常相似。

出土的文物壁画,也给昆仑奴的来源,增添了方向。

比如,在开凿出来的唐朝佛教石窟中,可以找到许多黑人形象。最典型的,就是兴建于唐朝的彬县大佛寺石窟。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如果这些黑人不是虔诚的佛教教徒,那么,他们怎么可能被雕刻在宣扬佛教的壁画之中呢?

要知道,封建时期,奴隶的地位还是很低的。但如果这些人,是跟随商队来到中国的昆仑人,就说得过去了。

可能提到佛家,大家都会想到印度。

但实际上,东南亚也是佛教传播和交流的一大中心,而且,东南亚与印度、唐朝都有不少交流。

所以,这些石窟中的黑人,极有可能是来自东南亚的昆仑人。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唐朝盛行的昆仑奴,大概率来自东南亚。

值得一提的是,“昆仑奴”虽然也是奴隶,但他们在唐朝的地位,还是比一般奴隶要好得多。

唐朝的昆仑奴,主要从事服务行业伎艺表演

服务行业的昆仑奴,是贵族们炫耀财力的表现。他们有的当管家、有的驯养牛马、有的则从事田间劳作。

从事伎艺表演的昆仑奴,要么被养在家里进行搏击表演、要么进行驯兽表演。

相比其他奴隶,昆仑奴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没有性命之忧,也会有较好的待遇。

相比十五世纪,欧洲人主导的黑奴贸易,昆仑奴的日子要过得好太多了。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当然了,昆仑奴的待遇,可能和他们的“忠心”“侠义”有关。

他们认准了一个主人,就会坚持到底,绝不背叛。

在很多小说中,昆仑奴的形象,也都是忠肝义胆、飞檐走壁的强人。唐代小说《昆仑奴》,就被金庸先生称为中国第一部侠义小说。

中国人,是非常欣赏这种“忠义”品质的。

如今,昆仑已经成了侠义、忠心的象征。

比如,谭嗣同的《狱中提壁诗》中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是在用“昆仑奴”故比喻革命义士、忠肝义胆的追随者。

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用户 龚柳辉 的回答

昆仑奴,唐宋时期对昆仑地区被迫为奴隶的人的泛称。当时“昆仑”是对印度半岛与南洋群岛的泛称。

昆仑有黑色之意,昆仑人因皮肤黝黑,他们移居唐朝,成为黑奴。

唐代《咏昆仑奴》写到:指头十颞墨,耳朵两张匙,意思是:那个黑皮肤的长工,十个指头,又黑又粗就象十根墨棒,两只耳朵长得象两把小瓢勺。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唐代的文学作品,不但有昆仑奴的外貌描写,还有敢于他们的传奇故事:

据说,南海洲岛中夷人也。甚黑,裸形,能驯伏猛兽犀象等。

唐代人裴铏,曾经以御史大夫为成都节度副使。著有小说集《传奇》,后人把唐代文言小说称为“传奇”,即来源于此《传奇》。

这部小说有四篇还保留,在宋代的《太平广记》中,其中有一篇题为《昆仑奴》的小说。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唐朝大历年间,崔生去看望父亲的好友,就是功勋盖世的郭子仪,在其家看上一名身着红衣的歌妓红绡,告别时,红绡向崔生竖起三个手指,又翻了三次手掌,然后指着胸前一面小镜子说“记住”。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崔生回到家里,便失魂落魄。

后来,他容颜沮丧,也不说话了,只是痴呆呆地想心事,整天不吃饭,他吟了一首诗:“误到蓬山顶上游,明挡玉女动星哞。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瑶芝雪艳愁,”

他身边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时,他家有一个叫磨勒的昆仑奴,去看了看崔生说:“你心中有什么心事,竟这样抱恨不已?何不告诉老奴我”。

崔生说:“你们怎么能知道,而问我心里的心事”,磨勒说:“你只管说,我一定为你消解忧愁,不论别的地方的事还是眼前的事,我都能办成;”崔生觉得这话不一般,便把他这段经历告了他。

崔家的这个“昆仑奴”磨勒,居然顺利破解了红绡的手语哑谜:约定崔生十五月圆之夜相会。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事实上,红绡女本为富家女,他被某一品大员逼为歌妓。

后来,她为了争取婚姻自由,把幸福寄托于“容貌如玉,举止安详”的崔生。

崔生也为红绡女所颠倒,在老仆昆仑奴磨勒的协助下,两人终成眷属。

小说中的昆仑奴磨勒,能破解红绡的手势语,能知己知彼,从容自若地安排崔生与红绡相见。

而且他能够飞越重垣,毙犬救姬。

可谓智勇双全,不愧为唐代豪侠的本色。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据说诗人王昌龄在去长安时,船行至马当山,船家说要向水神祈祷,王昌龄请船家代为上岸祭献,且作诗一首。

青骢一匹昆仑牵,奉上大王不取钱。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这位牵马的昆仑奴,大概就属于家奴。

从唐代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知道,昆仑奴大都充当家奴。

那么,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由于丝绸之路的原因,唐朝时期昆仑奴被贩卖到中国是极有可能的,但昆仑奴到底出于何处,西域昆仑山真的是昆仑奴的家乡吗?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这一问题,至今无人能够给出唯一的解答。

事实上,古代有很多叫“昆仑”的地名。

比如,广西附近的昆仑关。

恒河以东及马来群岛,荼陵东南的占笔罗或占不牢岛;缅甸、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等地的昆仑国。

南海附近的昆仑国,非洲东岸以及马达加斯加岛等地,众说纷纭。

那么,”昆仑奴”的故乡”昆仑国”到底在哪里呢?

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现代地理图志的验证。

其实,“昆仑”既不是指中国古代西域昆仑山下的”昆仑国”,也不是指今广西、福建等地。

无论昆仑奴出自何方,但唐朝时期有黑色种出现在中国大地上,是毋庸置疑的。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事实上,昆仑有黑色之意,昆仑人因皮肤黝黑,他们移居唐朝,成为黑奴。

昆仑在我国古代泛指南洋地区,昆仑奴主要指从那里来的仆役,其中大多数是东南亚一带的“黑人”,也就是尼格利陀人。

另有少部分是黑人,是随阿拉伯人来华的,这种黑人昆仑奴很少,只有一些社会地位很高的人用得起。

另外据有些学者推测,昆仑奴中也许还有达罗毗荼人,也就是印度的一个民族。

早在唐朝,长安就已经是国际化大都市了,各种肤色的人满街走,见怪不怪。

当时流传的一句行话,叫作“昆仑奴,新罗婢”。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新罗的婢女等同于今天的菲佣,受过专业训练,乖巧能干。

而昆仑奴个个体壮如牛,性情温良,踏实耿直,贵族豪门都抢着要。

昆仑奴的来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指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唐代黑人来到中国,一种是作为年贡送往长安。

一种是作为土著“蛮鬼”被掠卖到沿海或内地,还有一种是跟随东南亚或南亚使节入华被遗留者。

唐代的黑奴大部分是居住在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矮黑人,属尼格里托人种。

昆仑奴也有一部分辗转来自北非,称为“僧祇奴”。一般认为“僧祇”是马来群岛和唐人对非洲黑人的称呼,“僧祇”即桑给巴尔人

非洲黑奴是阿拉伯国家掳掠贩卖得到的,然后作为”贡人“或奴隶流入唐朝社会。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近年来出土的唐代昆仑奴俑,加以考证后,分为了来自南海诸国的昆仑奴,和非洲黑人僧祇奴。

如裴家小娘子墓,出土的黑奴俑就是僧祇奴。

但唐人不会去分辨黑奴的来源,在唐人眼中,一切皮肤黑或者较黑的人都是昆仑儿。

歌、典籍里也有关于黑人的描述。

如杜甫有诗说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这里的乌鬼就是指黑人。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张祜有一首《昆仑儿》的诗,描写得更为详细,昆仑家住海洲中,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波涛初过郁林洲。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不绵裘。

这些非洲黑人是如何辗转来到中国的呢?学者们经过多方查证研究得出初步结论:非洲黑人是经阿拉伯人贩卖到中国来的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广州富人多畜鬼奴,绝有力,可负数百斤,言语嗜欲不通,性淳不逃徙,亦谓之野人。色黑如墨,唇红齿白。

唐代正当真腊强盛之时,尝役属南洋诸番部,故又以昆仑专属之真腊,此说,谓昆仑为南洋诸番之通称,名由昆仑岛而得,但昆仑岛居民约有八百口,地狭人稀,不能于唐时供给东西各国所用奴仆。

所以,昆仑奴就是非洲之黑人,为外人掠卖为奴,其国名桑给巴尔,今其名只限于一小岛,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诱以食而擒之,动以千万,卖为蕃奴。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桑给巴尔之意,原义为黑人国。

事实上,中国历史记载,早於南宋时期,中国已经与桑给巴尔的居民有贸易往来,如《诸蕃志》称之为“层拔国”、《岭外代答》记曰“昆仑层期国”、《文献通考》、《宋史》记“层檀”、《岛夷志略》记“层摇罗”等,记载岛上居民有信奉回教的阿拉伯人,还有来自非洲的黑人居民。

这个岛上曾发掘出中国古青花甆器,以及宋代铜钱。到了近代,才开始有来自印度的移民。

综上所述,昆仑奴的来源比较复杂,主要还是三个方面的来源:东南亚、非洲、土著“蛮鬼”。个人认为昆仑奴就是非洲黑人的称呼,即桑给巴尔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