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匮乏的二战,日本军队却顿顿吃肉,这些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只有在中国的日军才能顿顿吃肉。日本写的一本关于后勤部的书说二战时在中国的日军伙食是最好的。

热心网友回答

日军顿顿吃肉?这是你臆想出来的吧。

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伙食定量为:精米660克、精麦210克、罐头肉:150克、干菜:110克、泡菜:40克、酱油:20克、盐:12克、糖:15克、茶:3克、清酒0.4升或者甜食120克、卷烟20支。

虽然这个日本军队的伙食标准非常的科学,无论是在主食和副食的定量上,都能够满足士兵的营养需要,饮食习惯上也最大的保留了日本的特色,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

随着战争的深入,日军后勤供应日渐困难。据一位日本士兵回忆,在刚入伍的时候,吃的第一餐是在整个军武生涯中最好的一餐,红小豆煮粘米饭,而后的伙食基本就是早餐米饭,咸菜,凉茶,一切从简,午餐会有一个罐头肉,一份味增汤,一份米饭,晚餐更为简单,基本是粥加咸菜或者干面包。

二战后期,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举步维艰,纵深线过长,加上美国对其打击,补给难以到达,许多士兵连每日最基本的生活食物都难以得到满足,尤其是在太平洋群岛上的日军士兵,基本靠自给自足,煮芭蕉,或者树皮,动物,鱼类,许多士兵身体水肿,饿死。

举一个例子:1944年3月8日,牟田口廉率领第15军的3个师团共约10万人的兵力,赶着作为肉食给养品的大批活牛、活羊渡过了印缅边界地区的钦敦江,拉开了英帕尔会战的序幕。随着战事深入,日军官兵们缺乏给养,口粮从出发时的6两降到4两、3两、1.5两,甚至0.3两,战斗力大为下降。经过数月一系列苦战,虽然能够看到英帕尔城,但已无力攻取了。此战日军伤亡达6万多人,英印军伤亡仅1.6万人,盟军在印缅战场,从此转入了总进攻的战略阶段。

此战也让日军指挥官牟田口廉中将“声名大振”,这个二货在收到前线日军部队的要求补充粮食的电报后,竟然回复:“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草食民族。你们被那么茂密的丛林包围,居然报告缺乏食物?这算怎么回事!”

可见,日军顿顿吃肉只是理论上的,实际在战场上能填饱肚子都不错了!

热心网友回答

1942年,一年的时光,整个华北没打什么仗,因为八路军和根据地没饭吃,饿,日伪军也饿得走不不动路。大家都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