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的饭量怎么这么大(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

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

过去的人,的确饭量很大。例如笔者记得八十年代上高中,那时候一般学生的饭量就是七两半馒头或八两窝窝头,如果放开肚子吃,再加一半也没什么问题,要是现在的学生,估计只有这个饭量的三分之一就足够了。学生如此,其他人实际饭量更大。例如民工,每人一斤半油条,只能吃大半饱,如果还有的话,再吃大半斤没有问题。

过去的人为什么饭量这么大?

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那时候体力劳动强度大。

以学生为例,那时候笔者在二十公里外的学校上高中,从家里背着十多公斤东西,步行到学校(后来笔者根据这个经历写过一篇文章-怀念胡汉三,具体见怀念胡汉三-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509327843074245128/?channel=&source=search_tab)。现在的学生,可能三五百米的距离都不愿意步行,不用说二十公里。

再以农民为例。那时候没有机械,几乎所有的庄稼活都是靠手工。例如小麦收获,先要将成熟的麦子割下来打成捆,然后运回家,在场院翻晒几天,干透了用牲口拉着滚子压,将麦秸和籽粒分开,然后晾晒、扬场,这样一遍遍地折腾,最后才是入库,从收割到入库大约十多天,天天在忙。相比之下,现在收获小麦,一旦熟了,打电话联系收割机,一亩地八十元,付款、收割、入库,一会的功夫就完成了,可以说现在收获小麦的工作量只有前些年的几十分甚至几百分之一,当年农民的辛苦可见一斑。长年累月干一些繁重的体力活,不用说饭量是小不了的。

以前人的饭量怎么这么大(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

蘑菇屯

第二、那时候食物匮乏,肚子里缺营养。

那时候的饭,虽然也叫饭,但是和现在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例如那时候主要就是窝头就咸菜,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吃饭时没有菜的,有些时候甚至连面食也不够吃,那就只能用一些菜叶、树叶一类的东西果腹。猪肉,一个八九口之家,过一个年也就是五斤猪肉,就是这五斤猪肉,至少要一半或更多要用于招待客人,剩下这一半要给老人孩子吃,其余的人也就是喝点菜汤。油,城里的上班族每人每月有半斤豆油的定量,而农村人,估计只有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左右。至于点心、水果一类都是非常稀罕的东西,有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能给孩子们几块水果糖已经是很大方的了。

所以,当时体力劳动量很大,副食品非常少,这就决定了当时人们的饭量普遍很高。大家可以看看《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边蘑菇屯的老乡到石光荣家里吃饭,十斤面条,没几分钟功夫就风卷残云连汤都喝光了,这个镜头非常经典。

以前人的饭量怎么这么大(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

蘑菇屯

热心网友回答

以前人的饭量怎么这么大(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601条回答。

以前人的饭量大,如果你没有亲眼看到,是很难相信的。

我写过一件事,就是一个公社搞趣味比赛,看看谁能吃。

以前人的饭量怎么这么大(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

 

一个女知青和一个男知青,代表他们的村子知青参加。结果个子不高的男知青,一口气吃了7大碗高粱米饭,还喝了三四碗汤。

这个女知青回忆:每个参赛者的每碗饭由女知青负责盛,四两装的大碗,每一碗饭必须是实而满,不足者不算数。这个男知青足足吃了七大碗,饭是我盛的,我亲自给计的数,一点水分也没有。

7碗4两装的高粱米,就是28两,等于1.4公斤,接近3斤。这还不包括一起吃的菜和汤。

今天家用电饭煲也就是3升左右,煮出来一整锅的饭也就3斤左右,这可以全家人吃的。

等于是,他一个人吃了整个电饭煲的饭。

以前人的饭量怎么这么大(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

 

大家知道夸张的是什么?

这个男知青这么能吃,但竟然没有获得任何奖。

在整个公社参赛者来看,他吃的不算多,最多是普通水平。

这个老太太把这事告诉自己孙子,孙子根本就不相信。孙子认为人不可能吃得下整个电饭煲的米饭,不然不撑死,也会得急性肠胃炎。

以前人的饭量怎么这么大(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

 

一个长辈告诉萨沙,当年就算年轻妇女,一顿吃2斤米饭也是小意思,不算什么。

类似的回忆还有很多,比如一个老先生:过去生产队去城里买物资,三个人赶一架马车去的。中午了,我们几个人饿的慌,得吃饭啊!当时给队里买东西,吃饭是报销的。大家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就敞开了吃吧!不算菜,三个人吃了一小半水桶的高粱米饭(水桶装水大约40斤)这就是那时候人们的饭量!那时候长春修伊通河,生产队出民工,供吃供住但不挣钱,那时候可能是挣工分。我二舅,早上吃完饭去干活,还得拿一个“大饼子”走。那个大饼子有多大?伸出手掌大饼子能到胳膊肘,30公分长,留着9点多钟打尖儿。中午还不当误吃三大碗米饭。就现在那个大饼子够咱们吃一天!

以前人的饭量怎么这么大(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

 

另一个老先生的回忆更吓人: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农村总是没日没夜地做,特别是三夏、双抢的农田活,每天十七八小时的强劳作,真是受不了。那年代,物资匮乏,我还在青春年华长身体时期,肚子里没油水,总感觉肚子空落落的。有幸参加了建筑工程队,从农村到上海来搞工程建设。乡下来到上海,好多东西都觉得新鲜好奇。一次回到工地,工友们都刚吃完晚饭,听说我们五人在外吃了一百只汤团的事,大家议论纷纷。我们吃的可是那种大汤圆,分量非常大。城里人饭量小,一般都吃四只、六只,饭量大一点的吃八只,我们每人吃了20只确实很吓人。

一位吴姓工友不屑一顾地讲:“我可以吃三十三只!”

倪工友一听来劲了:“好!我买给你吃,吃不掉你自己付钱,吃死了你自己负责任!”

“没问题,我买你吃!”两人铆上了。

以前人的饭量怎么这么大(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

 

一会儿,汤团买回来了,宿舍同事们也都围了过来。33只白花花的糯米汤团,堆满了两个长方型的特大号铝质饭盒。倪工友带着挑衅口气讲:“汤团全是豆沙馅,甜的!”吴工友笃悠悠地回答:“没问题!”

此事一下传开了,连隔壁宿舍的工友也围进来看热闹。大家七嘴八舌,有人讲能吃掉,有人讲吃不掉的,也有人在劝吴工友不要吃了,吃出事来。吴工友不为所动,拿着筷子,笃悠悠地夹起汤团,一个一个地往嘴里塞。当吃到第26只时,进食速度明显慢了,并不时打嗝。

消息传到工地领导那里,领导急忙赶来,一看,33只汤团还剩了2只半,吴工友面孔血红,不停打嗝。领导当即制止,不许再吃下去了。赌吃汤团的往事已经过去近半百之数,但我还记忆犹新。此类赌吃食物的荒唐事在当年不算荒唐,因为吃不饱,就向往吃饱,能有人花钱让自己吃饱,赌一把也值。搁在今天,谁也不会去做那般傻事。

以前人的饭量怎么这么大(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

 

为什么那么能吃?

很简单,就是长期吃不饱。

当年副食很差,基本吃不到肉,也吃不到油,基本就是主食加一些蔬菜,没有油水。

城里尚且好一些,乡下口粮不足,又要做重体力活,乡民长期处于半饥半饱中。

长期的饥饿中,人就特别能吃,而且似乎怎么吃也不饱。

今天年轻没有经历过长期的饥饿,不知道是什么概念,那种饥饿是深入骨髓的,对事物有变态的喜好。

以前人的饭量怎么这么大(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

 

萨沙当年去山区远足,连续1个星期没吃肉,都是青菜豆腐,但主食还是可以吃饱的。就这样,我下山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了个餐馆点了几个肉菜。这就是个乡下小馆子,但我吃的肉菜觉得特别香。

1个星期尚且如此,如果是几年连主食都吃不饱,饭量大也就不稀奇。

热心网友回答

为什么过去的人饭量大?这个问题很明显,吃的粗茶淡饭,肚子里缺乏很多营养需求,特别是杂粮充饥,好消化,根本沒什么油水可言,

今天大部人,生活质量提高,想吃啥好东西,到集市上,随便挑捡,如牛羊猪肉,鸡鸭鹅鱼蟹海龟等,空中飞的,水中游的,要有尽有,

当然经济基础是根本,沒有金钱,只是渴望,钱是购买物资交换实体,过去人们杂粮能吃饱,就不错了,还讲究什么营养价值,那是梦想,

我经过那段艰苦生活,饿的面黄肌瘦,衣不遮体,生产队里干活,不明起床,早请示,晚汇报,冬天地冻的比砖还硬,农民肩挑担子,累的满头大汗,

凭工分吃饭,按劳分配,谁敢缺勤,偷懒耍滑头,队长不给派活干,整的你团团转,真是夏天顶着烈火日头,汗流夹背,冬天冒着严寒,手脚冻僵,也不敢哼声,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大家分得承包地,自由劳动出勤,地里粮食翻倍增产,原来每亩小麦三百斤,可现在旱地七八百斤,水地过千斤,不在话下,

玉米产量更高,旱地有一千五六百斤,水地超过两千斤,也不稀罕,科学技术种地,大不一样,社会在发展进步,百姓赶上好政策,大家共同富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百姓安居乐业,紧跟党的领导,全民齐心合力,建设祖国大好河山,国富民強,奔小康指日可待,感谢党的好领导,国家的好政策,不是人的饭量小,而是饭菜质量高,所需元素体内都满足,分析不够细腻,请指导,谢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