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用户 萨沙 的回答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电影《投名状》上,陈大人带着攻下南京城的庞青云,去紫禁城朝拜慈禧太后。

在李莲英宣布:“太后说,你还年轻,君臣相伴会长久。收复南京,庞青云劳苦功高,赏黄马褂一件,加封两江总督。”

听到这句话,须发花白,一生经历无数风浪的陈老大忍不住笑出声来,为庞青云高兴。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为啥?

因为两江总督可是很牛逼的官职。

满清时代,全国实行督抚制度,分为23个省,这就是地方的最高行政单位。

每一个省设置一个巡抚,负责全省的行政管理,类似于今天的省长。巡抚只对皇帝负责,对皇帝的直接管理,目的是唯恐巡抚们串联后叛乱。

督抚制度除了巡抚以外,还有总督。

总督主要负责军事方面,不过一般并不局限于一省,可以管理多个省份。

总督和巡抚没有隶属关系,总督同样是向皇帝负责。

即便如此,总督也是地方最重要的顶级官员,毕竟掌握地方重病,也是皇帝信任的心腹。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清代地方主要是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两广、云贵总督。

换句话说,庞庆军本来只是一个中级军官,此次被慈禧太后任命为两江总督,就成为全国8个顶级军事将领之一。

就以两江总督为例,在清朝初期辖区包括江苏(当时上海属于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当时江皖被称为江南省,加上江西省就被称为两江地区,两江总督由此而来。

大家可以看到,两江总督的辖区是非常辽阔的,而且是全国最富裕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两江总督的级别很高,为正二品。而从雍正时代开始,两江总督照例会授予两江总督都会加兵部尚书或都察院右都御史,级别提升为从一品。

大体来说,两江总督的军事权力类似于今天的战区司令。但两江总督并不只是管理军事,清朝中后期又逐步得到很多权利,比如兼理粮饷、监督水上运输、监督水利建设、两淮盐政、五口通商。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可见两江总督地位高权重。

至少在两江的辖区内,他是最大的,无人敢于随便得罪。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至于庞青云,隐射的是马新贻。太平军肆虐时,马新贻以合肥知县身份召集乡勇,成为一个将领。

马新贻出身类似于庞青云,一直不属于湘军派系,自立门户,于是被朝廷利用,用来对付湘军。

这就是马新贻为什么战功并不显赫,能够顺利担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两江总督的原因!

但马新贻也不是泛泛之辈,他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军政势力,在国内口碑很好,隐隐成为新的军政集团。

马新贻的崛起引起了湘军的不满,也引起了朝廷的惊恐,于是两个实力其中的某一个,找了个机会将马新贻刺杀。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电影中,庞青云是个利欲熏心,不惜牺牲任何人也要往上爬的军阀头子。他为了自己的位极人臣,连亲如骨肉、多次救了他性命的结拜兄弟赵二虎也杀掉,为了抢功不惜屠杀3000名放下武器的战俘。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此人还非常虚伪卑鄙,总是用一些仁义的大话,掩饰自己的卑劣行为。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讽刺的是,在慈禧太后眼中,庞青云也是一颗可以随时牺牲的棋子,最终被太后略施小计就干掉了。

用户 狐狸晨曦 的回答

清朝的两江总督,通常被认为是仅次于直隶总督,坐稳疆臣第二把交椅的要员。其本官加兵部尚书衔,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是从一品的封疆大吏。

清朝的两江,即江南和江西的合称,康熙年间,原江南省被拆分为江苏和安徽省,到了现代,江苏省又分出了上海直辖市。所以两江,就是今天的江苏、江西、安徽和上海市这三省一市之地。

坐镇江宁(南京)的两江总督,理论上管辖江苏、江西、安徽三个省的军政大权, 但不同于其他总督,两江官制经过一番别出心裁的设置,彼此互相牵制和制衡。要作为总督的官员个人有足够能力和威望,才真正抓得住权。

如湖北巡抚和湖广总督的驻地都在武昌,广东巡抚和两广总督的驻地都在广州,云南巡抚和云贵总督的驻地都在昆明,正所谓“督抚同城”,实际上这种和总督同城的巡抚,都是总督的直接下属。

而江苏巡抚驻地却在苏州,并不受驻江宁(南京)的两江总督管辖,直接掌控苏南各府军政大权。 所以若是皇帝更宠信的苏抚,完全可以不理会江宁的总督。而天高地远的安徽巡抚、江西巡抚更不用说,两江总督对他们的节制,也就是个名义。

甚至管理江苏、安徽两省绿营兵的江南提督,也并不驻节江宁,而在松江府,同样与其他各省提督驻节省城,受督抚节制大不相同。

所以若是皇帝宠臣担任的两江总督,本身又有能力与威望,方可以名副其实压制三省巡抚与江南提督,成为军民兼管的三省之主,如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曾国藩,否则就仅仅是个政令只行于苏北、苏中各府与江宁一城的地方民政官罢了。

清代二百余年,最有名的两江总督,莫过于曾国藩。他刚刚镇压太平天国之后,封“两江总督,并以钦差大臣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 ,有二十万湘军为辅翼,真正在苏、皖、浙、赣四省说一不二的藩镇,几类于裂土封王了。 并获得世袭罔替的一等侯爵位,并加首席大学士头衔,被称为元辅,虽然他的本官还是两江总督,却已是无可争议的当朝第一大臣,远非其他任何总督、朝官可比。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只是曾国藩年事已高,加上嫡系子孙也无帝王才,长子曾纪泽本是一介书生,即使起事成功,也不过是给自己的弟弟曾国荃,或者是李鸿章作嫁衣,才宁可自减羽翼,裁撤湘军,效忠清朝到底,以全一时令名。岂料还是终究难得满清皇室信任,被慈禧巧借天津教案,轻轻松松毁其一世英名,沦为举国皆唾骂之“汉奸”。

用户 棍哥观史 的回答

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呢,这么说吧,当年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本来是两江总督的曾国藩被慈禧调回京城做了直隶总督,这在当时被看作是明升暗降的操作,经李鸿章插了一脚后又由马新贻接任,他上任不久便被刺杀,成为清朝四大疑案之一的“刺马案”。可见这个位置有多重要,而在整个大清王朝,历任者如于成龙、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皆是肱骨之臣。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督抚制度

清朝实行“督抚制”的地方行政制度,也就是设总督和巡抚管理省一级地方,类似于明朝设立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之外又增设军务总管如三边总督、蓟辽总督,这个地方行政制度的设立从根源上讲,就是古代地方诸侯或者节度使性质。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清朝全国划分23个省,每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主管全省的财政、民政、司法,教育等;总督则是两省或多省为一大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其权力比巡抚大,但又与巡抚相互独立,没有隶属关系,总督与巡抚都直接对皇帝负责。放到今天,可以将巡抚理解为省长,总督理解为军区司令员。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今日之封疆大吏,以地方多事,喜用精明强干之员,而不求恺悌循良之吏。”——《清史稿.毛昶熙传》

清朝乾隆之后形成定制设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两广、云贵总督。清末又增设东三省总督,这就是所谓的清朝九大封疆大吏。专管某具体事务的总督与此不为一谈,如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均无地方职责。这些总督的任用上多以实干家为主,坐而论道者几乎当不上这个职位,当然也不排除清中期以前的八旗宗室多担任此职,随着宗室的一代不如一代,众多汉人官员开始走向总督要职。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总督。从一品。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清史稿.职官志三》

清朝总督一般为正二品,通过加授兵部尚书以及督察院右都御史衔,升为从一品,如果再兼大学士衔,则为正一品。各省总督兼衔也是按照律例进行,雍正元年(1723年)还做出明文规定:“除授为尚书例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外,其余各省总督,俱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也就是说做上了总督,基本上从一品就没得跑了,而这些总督一般都是在部院正官中推选,品阶本身也就不低,故而当上总督之后还有“督宪”、“制台”等尊称。相比较而言,巡抚一般就是从二品官员,与总督还是有差距的。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两江总督

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清史稿.职官志》

明朝南直隶辖地基本包含了江苏、安徽以及上海,清顺治二年(1645年)时,就是基于这个地区设立了江南省,治所为江宁(南京)。顺治四年时又设置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仍以江宁为治所,这就是两江总督的前身。康熙元年设江南总督“操江事务”,康熙六年又将江南省一分为二,设江苏省和安徽省,各增设巡抚一员,以江南总督两省,所以两江总督管理的是安徽、江苏、江西三省。而两江总督的命名是在康熙二十一年,这一年康熙下令将江西总督与江南总督合二为一,形成定制,仍“操江事务”。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这个“操江事务”简简单单四个字,却蕴含了很大的权力。这是由顺治元年所置, 驻守安庆,防护长江中下游地方兼巡抚安、徽、宁、池、太、广地方事务。康熙元年以江南总督操江事务时,是将“操江巡抚”所部的十二营改隶江南总督的,随后的变迁中,两江总督就成为这十二营的督统。从正面说,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防务的重要职位,从反面说,整个长江中下游的航道、商船、军饷皆由两江总督管理调配,就连清后期的长江水师军饷也是两江总督节制,这里的油水有多大不言而喻。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交两江总督琦善、南河河道总督张进、副总河潘锡恩虔赴河神庙代朕敬谨祀,着琦善、张井、潘锡恩俱著交部议叙,其在工出力人员等择其尤为出力者秉公酌保。”——《清史稿》

同理,统辖南河事务也是关乎国运的要职,清朝受益于前朝对于京杭大运河的维护,使江南财富能够顺利运往京城,但黄河下游的泥沙沉积是常常致使大运河堵塞,治理河道就成为旷日持久的政务,这个政务也确实利国利民,但也确实油水够肥。治理河道只是工程,但南河事务就不是简简单单的治理河道,其中还包括漕运码头治理,往来商船查验,这其中就包括不少走私食盐和粮食的船只。另外整个河道的防洪、赈灾款项也一并监管。道光时期大力治理初见成效,道光大肆嘉奖,其中以两江总督为首,可见河道总督也是给两江总督打工。但咸丰时期,海运逐步取代漕运,这个肥差也逐渐衰落。道光十一年,清廷还以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这在当时更是为两江总督一职加餐,只是后来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致使盐运秩序被破坏,才导致停兼盐政。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同治五年(1866年),清廷令两江总督兼管五口通商事务,同治十二年,又以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这里虽然丧权辱国,但对于两江总督来说,却是权力与利益共存的。通商口岸的自由贸易皆由总督管辖,面子上照顾洋人的利益,但对于朝廷,他是与洋人交往的核心人物,又是采办西洋、南洋大宗商品或者军备的重要环节。远了不说,清廷后来为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时,进口南阳木材实用十万两白银,但国库支出六十万两,剩余那五十万不知落到了谁的口袋,当时李鸿章正愁没钱买炮弹,知道此事后气的破口大骂,矛头直指三个人,一是户部尚书翁同龢、二是大太监李莲英、三就是两江总督刘坤一。
两江总督(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综上,按理说直隶总督是九大封疆大吏之首,但毕竟在皇帝眼皮子下边,权力是大,却也是最为掣肘。而两江总督地处江南富庶之地,又有河海之便,大权在握且天高皇帝远。这就好比清末大搞洋务的李鸿章和张之洞,李鸿章位高权重,身在北京,办个北洋水师还要受听太监和王爷左一嘴右一嘴,张之洞虽名分不及李鸿章,却天高皇帝远,即使汉阳铁厂办的一塌糊涂,一张万寿贴就能赢得慈禧的欢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