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用户 北疆同心聊历史 的回答

这没啥奇怪的,因为韩国是遇弱则强,遇强则弱。韩国能够在战火纷飞的战国乱世生存下来,坚持到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横扫天下的时候才亡国,说明韩国本身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好像苏秦游说韩王时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强弓劲管尽从韩出。

可见,韩国的武器装备并不落后。

再想想,孙膑和田忌带着齐国大军揍庞涓的时候也说过:齐军号称胆怯,而三晋之兵却以勇敢而闻名。

这里的“三晋”指的就是赵、魏、韩三个国家。

国土狭小的韩国也能名列其中,可见韩国士兵的战斗力也不算弱!

否则,韩国也不可能灭掉郑国呀!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战国七雄能够存在,是当时的历史大环境造成的。

战国之初秦国当强未强,还不具备碾压山东六国的实力,就连魏国都敢欺负它,夺走了它的“河西之地”。

起初,魏国风头正盛,让其它几个国家最担心的是魏国而不是秦国!

不过,当时魏国主要想争夺中原霸权,而不是鲸吞天下。

因此,七雄并立的局面并没有变化。

战国中期以后,随着国力的日强盛,秦国逐渐成了凌驾于六国之上的“虎狼之国”,鲸吞蚕食六国的势头猛烈。

此时,包括韩国在内的六国就危险啦。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和秦、齐、楚、赵、魏这几大强国比起来,韩国国土狭小,人口不多,资源也不足,在战国七雄里面,也就比燕国强那么一点点!

而韩国的位置呢?

又偏偏处在秦国进军东方的必经之路,你想秦国能放过它吗!

所以啊,韩国是受尽了秦国的欺负,“割地赔款”的事儿可没少干。

饭要一口口吃,地要一点点割,虽然说秦国实力强大,可是毕竟是以一国对付六国!

况且国力强盛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事,要想碾压六国必须积聚强大的力量。

秦国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爆发力!

在秦国国力还没有积聚到足以产生爆发力之前,韩国就还有喘息之机。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这就是秦王嬴政横扫六国前,韩国还有机会像打不死的小强那样活着的原因。

这种局面,直到公元前230年秦国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的时候才算结束。

从230年到221年不到10年,秦国就灭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统一了天下!

结束语:韩国能够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并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不仅是因为韩国有一定的实力,也是因为秦国还没有积聚足够的爆发力,更是托了山东六国需要合纵才能抗秦的福!要不然,韩国早就被秦国灭掉啦!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用户 减水书生 的回答

越是韩国这种“小强”型的国家,你就越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它不仅能恶心死你,而且真能弄死你。

战国时候的韩国,跟现在某些实力“小强”、野心膨胀的国家,一个德性。

外交手段,狡猾刁钻,恶心你没问题、恶心死你也富富有余。关键是你还弄不死它,只能看着生气。但是一个不留心,这种家伙就能搞出天大的事情来,弄痛你没商量、弄死你也不是没可能。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好了,现在讲一下韩国的故事。听完,你就知道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更不是一直被欺负的小白羊。

春秋诸侯,数不胜数。但,这时候已经礼崩乐坏了。礼崩乐坏,也是分层级的。

第一层级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也就是大家谁也不鸟周天子了。肯定是楚国最先叫板,接着就是谁都叫板。大家互相打架,根本不向周天子请示,想打谁就打谁、想跟谁打就跟谁打。

第二层级是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也就是连诸侯都不放在眼里。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天子最尊贵,后来不尊了;诸侯次尊贵,后来也不尊了。谁开始尊贵了?是大夫们。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鲁国有三桓,三个大夫就能把鲁国国君架空。齐国有田氏,这个更牛,直接自己篡位当诸侯。诸侯被架空,已经算温和了;被大夫篡位,还能给诸侯留一时的性命。比这些更恶劣的,早已数不胜数。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

这就是春秋诸侯们的写照,要多惨有多惨。当时,经常性的国际新闻,就是谁家国君被“盗”杀了。哪有那么牛的“盗”,大家心知肚明,就是国内大夫们干的。杀完国君,命令史官就写“盗”杀了,以后要加强治安工作;通知列国我们国君被“盗”杀了,你们也要注意。

外部兼并战争不能停、内部屠戮诸侯也不能停。杀到战国,基本上就没剩下几家了。但剩下的,肯定都是强者。所谓强者,就不会是大夫杀诸侯,而是诸侯杀大夫。

韩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春秋后期的宇宙第一强国,是晋国。这家伙拳打西秦、脚踏东齐,伸出脑袋、一口盐汽水,还能喷废楚国。外部牛得不鸟周天子,但内部同样牛得不鸟晋诸侯。开始是十一个大夫和晋侯搞民主集中,后来内部掐架、掐剩下六个,具体是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和中行氏。这个韩氏就是后来的韩国。但掐架不能停,于是剩下了四个大夫,韩、赵、魏、智。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三家分晋。

智氏最牛,牛得把韩赵魏三家轮流欺负。然后,三家忍无可忍,晋阳城前搞了一场大阴谋,就把智氏给灭了。灭了智氏还不算完,连带把晋侯也给甩一边凉快去了。三家也不再遮遮掩掩当君子了,分完智氏就分晋国。于是,宇宙第一强、晋国,就一分为三,变成韩国、赵国和魏国了。

到这个时候,韩国正式闪亮登场。

三家分晋之后,晋国肯定没法再牛了,因为就剩下一个晋侯在躺死。但,因为晋国太牛,所以分出来的韩、赵、魏三国就没一个善茬。而且,三家大夫的关系本就不错,于是三国的关系也不错,三晋联盟在中原天下一直横着走。即便不搞什么三晋联盟,随便拉出一个来,也是第一序列的强国。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所以,韩国一登场,就是C位出道。

比筚路蓝缕好几百年的楚国、比跟戎狄抢地盘的秦国,不知道强了多少。此时的韩国,就是天下诸侯的白富美,而且非常强。

晋国地盘大,所以强。韩赵魏的地盘真心不大了,怎么可能还强呢?

这时候,你别说谁地盘大、谁地盘小。春秋到战国前期的一段时间里,就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到处都是荒地,而且还找不到主。所以,大家比的就是人口,谁人口多、谁就牛;其次比的是怎么利用人口,而这一点更重要。

怎么利用人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理清这个问题,也就知道韩国为啥不弱了。

历史往往都是最坏的家伙爬到食物链的顶峰。所以,道德楷模鲁国,一直被齐国欺负,最后直接被欺负死;虎狼之国秦国,一直欺负人,直到把六国都欺负没了。

而在这时候,谁是最坏的家伙?肯定是三家分晋的魏赵韩。把主君晋侯的权力给分了、土地给分了,而且还不算完,直接逼着周天子封为诸侯。三家的逻辑,就是一派丛林法则,道德水准已经跌破下线。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周威烈王被逼无奈,只能遂了这三个家伙当诸侯的美好愿望。因为这时候,三家大夫的军队已经顶到周天子的家门口,不走了。封我当诸侯,咱好聚好散;不封我当诸侯,我就不走了。不走了,也不是杀了周天子,而是带着军队就在洛邑死命吃周天子的粮食。在这之前,三家大夫刚把齐国教训一顿,把那个不听话的齐康公给抓来献俘了。替周天子打仗、打胜了报功,你就说怎么赏吧?反正赏赐不到位,肯定赖着不走,而周天子只能拼命花钱、好好招待。就是用这种手段,三家终于变成了三国。

所以,就道德水准来说,韩赵魏三家已经坏到了顶峰。这种坏家伙,能不强吗?而坏的底层逻辑,则是彻底不顾王道礼乐的旧道德,然后轻装上阵就啥事情都能干出来了。既不要面子也不要里子,我就要搞整军备战。那怎么整军备战呢?就是变法,只有变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的人口资源。

春秋到战国期间,第一个变法的就是魏国;吴起弃魏就楚之后,楚国也变法了,这算是魏国变法的对外辐射;而第二个主动变法的就是韩国,即申不害变法。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道德好坏只是表象,轻装上阵搞变法,才是实质。所以,就如何利用人口这个问题上,韩国必须是第一序列的。

所以,韩国不可能弱。

另外,三代到战国,是一个青铜时代到黑铁时代的演变过程。这时候,韩国也抓住了机会,或者说韩国本就得天独厚。宜阳铁山,就是韩国的波斯湾。所以,韩国的冶金水准,一直是战国最强。铁和铜有那么大的差别吗?你可以说铜剑和铁剑的差别不大,反正都能砍死人。但能冶炼出铁剑,则说明你的冶金水平已经高出了一个时代。

公元前1274年,古埃及帝国与赫梯帝国在卡迭石干了一仗。双方出动了几千辆战车,在旷野中互相对射,作战方式是高速冲锋战车拉着弓箭手搞射击游戏,不是战车冲撞。第一天,古埃及胜了,因为人多。但第二天,赫梯帝国出动了新式武器——铁轴战车。铜轴战车上只能拉两个人,而铁轴战车上却能拉三个人。人家一辆战车抵你两辆战车,你这还怎么打?于是,古埃及战败,双方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条约,即卡迭石条约。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这就是黑铁时代对青铜时代的碾压。有了对铁的冶炼能力,韩国武器质量一直冠绝天下。当时,就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说法。韩国的弩箭,能在800米开外杀伤敌人,所谓“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而韩国的剑,也同样彪悍,所谓“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就这种军事水准,战国诸侯谁敢小瞧韩国。

立国没多久,韩国就把曾经的中原小霸王郑国给灭了,也就是“古之遗爱”子产主政的那个国家。这就是韩国的实力。

三分晋国,韩国继承了晋国的人口和土地,人口不会少、土地也算肥沃。变法时代,不算楚国,韩国是魏国之后第二个主动变法的。铁器时代,韩国利用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有“劲韩”之称。以此而论,韩国怎么也得称得上战国一雄了。

但,韩国的定位,只能是“小强”型的战国。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原因是既生瑜何生亮。在韩国崛起的同时,近邻魏国比它还先崛起了。主要是魏文侯这个老江湖的手段太高超。所以,最先变法的是魏国,先是李悝变法搞集权、后是吴起变法搞军事。魏国在当时,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这时候,韩国就是再强,也得排位在魏国之下。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另一个原因就是土地优势越来越重要。单位能力很强但总体力量不够,那也白扯。韩国这个位置就把它限死了,除了一个郑国可以吞并,周边就没有可以扩展的土地。所以,在比体量的时代,韩国只能越来越不行。

再一个原因是挡了第一强国的路。这个国家当然是秦国,秦国要东出函谷关,首先干的就是三晋。因为三晋把秦国给封死了。而主要的两块石头,第一个是魏国、第二个就是韩国。所以,这两个家伙越到后期就越不行。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但,“小强”型的韩国,却一直是个非常可怕的对手。

傻白甜往往跟白富美划等号。之所以万千宠爱在一身,能傻、能甜、能可爱,就是因为先天条件太好,于是众星捧月给捧出来了。韩国本可以成为傻白甜,但有个魏国在,它就是再努力也只能当个女二。而女二要上位,就不能傻、不能甜、更不能可爱。在魏国的压制下,韩国开始走上了灰度人生。韩国,肯定要算计魏国,因为女二一定要算计女一。

历经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君主的励精图治,魏国就是妥妥的中原最强国。但魏武侯死后,魏国立即陷入了长子魏罃与次子公中缓的争位内斗。有内斗,就有机会,因为苍蝇不叮无缝蛋。而韩国这时候就一定要插上一脚,自己力量肯定不够,因为魏国是第一强国。于是,拉上赵国,一起干魏国。这两个家伙,肯定不能支持名正言顺的嫡长子魏罃,一定要支持名不正、言不顺却心不服的公中缓。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最大的利益。本来魏王就不是公中缓的,所以一旦公中缓在韩赵两国的支持下当了魏王,那多高的价码都可以开。

公元前369年,支持公中缓的韩赵两家基本上就把魏罃给打废了。魏国已经成了马上要煮熟的大雁。但关键是现在还没煮熟,而韩赵两家就开始谋划怎么吃大雁了。赵国的想法简单粗暴,直接杀了魏罃、立公中缓,然后死命要钱。但,韩国这家伙的算计,要比赵国诡诈一百倍。韩国的意见是分而治之,把魏国一分为二,一半给魏罃、一半给公中缓。如果真这么干,那韩国以后想欺负谁欺负谁,甚至可能把两个魏国都给蚕食掉。这就是韩国的外交手段,要多诡诈有多诡诈。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但,韩国赶上赵国这么个朴实汉子。赵国不干,因为太费事,非要怎么粗暴怎么来。于是,魏国还没灭,韩赵两家就打起了口水仗。关键是口水仗相当激烈,第二天赵国就把军队给撤了,我不打了,你自己看着玩。韩国也生气,你不打、我也不打了。然后,就剩下公中缓跟魏罃单挑了,那肯定挑不过,于是魏罃继位,就是魏惠王。

虽然肢解魏国未成,但你一定会发现韩国才是真正的诡诈之主。这家伙绝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分而治之的手段,韩国还会接着玩。公元367年,西周国爆发了同样的长子和次子的内斗,还是韩赵两家集体干预。这时候,赵国终于遂了韩国的愿,把西周一分为二,都立为国君。但西周国只有一座王城,实在没法分了。西周没地方封,但周天子有啊。于是,把老二封到了巩这个地方,就是东周国。而东周国的公子根侍奉周天子,当时是周显王。这实际是一箭双雕,一个是把周天子的王畿给分了;另一个是把周天子给架空了。这时候,韩国想怎么收拾周天子这伙人就怎么收拾了。

韩国,这个“小强”型的战国,几乎是把挨得近的各方势力,都给坑了个遍。只有坑不成的、没有不去坑的。所以,韩国也不会饶了赵国。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就是韩国坑赵国。本来秦韩搞决战,桌子上的筹码就是韩国的上党郡。韩国是怎么玩的?祸水北引,直接搞的秦国和韩国打了一仗。如果没有秦赵长平之战以及接下来的秦赵邯郸之战,韩国都估计早就被秦国给灭了。对于秦国,韩国也不是一直任其宰割,该出手的时候绝不含糊。比如秦赵邯郸之战,楚赵魏三家联军吊打秦战国。这时候,韩国立即参战,跟这三国一起揍秦国,直接把秦国揍回函谷关。

所以,就韩国这个操作来说,它绝对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而之所以一直被欺负,从劲韩变成了弱韩,主要是四战之地和生不逢时。实在没有空间增厚体量,于是只能守在中原挨打。而凡是崛起的时候,总是既生瑜何生亮,开始崛起赶上了魏国、后来崛起赶上了秦国。但,韩国怎么算也是一雄战国。

用户 Mer86 的回答

战国时代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公元前475~前445年。当时还没有赵魏韩三国,能称得上列强的大国,也只有四个,即晋、越、楚、齐四大国。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不过,这四霸都是“伪霸主”。

楚国自从被吴国挑翻后,实力衰退明显。再加上白公胜叛乱,又消耗了楚国实力。所以楚国只是体量大而已,并不算强。

越国很可惜,越王勾践活着时,越国能与晋国相比肩。但勾践一死,越国因为内讧,国力瞬间就衰落了。跌出一线行列。

齐国的情况也差不多。因为田氏篡位,国内也经历了政权更替的阵痛期。

至于晋国,大家都知道的。晋室早已经失去实权。晋国政权由六卿操控。

基于这种列强都是萎靡不振的大背景,所以三家分晋时,没有国家能干涉晋国内政。当三家逐步瓜分完晋国的基本盘后,战国也进入了第二阶段。

战国第二阶段是公元前445~前340年。在这一个阶段,战国七雄的格局初步形成,但各国实力差距较大。

魏国因为率先变法,成了当时唯一霸主。称霸时间长达五十多年之久。

楚国和齐国仗着体量大,具有和魏国较劲的实力,但它们都没有单挑魏国的实力。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秦国和燕国还在“沉睡”中。尚没有与一线大国平起平坐的资格。

韩国的实力比秦燕略强,但比起魏国,仍然不够看。不具备对抗魏国的实力。无论是单挑还是合纵其它国群殴,都不具备实力。

至于越国,已经掉出了第一梯队。

当时的赵国最可惜。三家分晋之初,赵国的实力本来最强的,但因为陷入内乱,赵国整整萎靡了一百多年。在当时只能算二流。

不过在这一阶段的后期,由于其他诸侯也纷纷效仿魏国变法。比如秦国的商鞅变法、齐国的邹忌治国、楚国的吴起变法,赵国的赵烈侯变法和韩国的申不害变法(期间灭了郑国)。各国实力都有所增强。

所以截止至第三阶段前。除了还在沉睡中的燕国外,秦楚齐韩赵,均已具备挑战魏国霸权的实力。魏国的独霸优势也已然是荡然无存。战国也进入了混战期。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第三阶段是公元前340~前301年。

在这一阶段,齐秦楚三强并立。秦国通过打魏国和韩国,日益强大。国力是列国中,实力最强的;齐国因为打败燕国,再加上早年打败魏国的积累,实力仅次于秦国;楚国实力稍微差点,其内部政治黑暗,贵族多次乱政。但毕竟有宣威之治的余威,再加上楚怀王更是吞灭了越国,扩大版图。所以楚国勉强有跟上秦齐的实力。

不过很可惜的是,楚国对自己的实力没有自知之明。公元前301年,楚国不自量力的与齐秦韩魏爆发了“垂沙之战”,被四大国联手打得落花流水,自此退出了一流强国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列国混战的时候,赵国偷偷的开展了“胡服骑射”改革,并取得非常明显的成效。因而到了这一阶段的后期时,赵国异军突起,取代楚国与秦齐并列为三强。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第四阶段是公元前301~前260年。

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第一个小阶段是齐秦赵三强并立时代,赵国的实力相对偏弱,秦齐则一西一东,以“二帝”并称。

基本上,没有国家能单挑它们,而它们也具备合纵它国暴揍对方的实力。

比如公元前298年,孟尝君率三国攻秦国函谷关,就把秦国上下打蒙圈了。

如果说当时有国家能制约秦国,那就只有齐国了。赵国还差点意思。

第二小阶段是由于齐国灭宋,彻底激发了列强对齐国的不满。

在这之前,燕国被齐国揍过。秦国也被齐国揍过,韩赵均看齐国不爽。至于魏国,那更是仇大了。魏国从一线跌到二线,就是败齐国在马陵和桂陵两次大战所赐。

所以当燕国号召大家攻齐时,秦韩赵魏纷纷响应,组成合纵联军,共同伐齐。最后,齐湣王战死,齐国也一度被联军打得仅剩两座城。国力一落千丈,至此也像楚国一样,跌出了一线大国之列。

不过燕国重创齐国后,它自己也没有取代齐国跻身一线之列。所以齐国掉出一线后,战国的大国之争,变成了秦国和赵国的单挑。

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等因为秦赵相争而引发的事件,便都发生于这一时期。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公元269年,秦国挟大破楚国之势(把楚国老窝端了),攻打赵国(之前主要是与赵国斗嘴皮子),著名的“阙与之战”爆发。

如果这一战赵国败了,那么战国将提前进入秦国独霸时代。但令秦国没想到的是,赵将赵奢竟然全歼十万秦军。秦国遭此一败,只能将称霸的计划延后。转而攻打韩国。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的野王县(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

韩国为了自保,便把上党割给了秦国。但不曾想,上党太守冯亭不愿降秦,他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把上党郡十七座城池献给了赵国。想利用赵国力量抗秦,

于是秦赵两国为了上党,便提前在长平发动了大决战。著名的“长平之战”由此爆发。

“长平之战”后,第四阶段结束。战国也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战国的第五阶段是公元前260~前221年。

在这一阶段的初期,赵国因为长平惨败,一蹶不振。从一线跌到二线。

但谁也没想到,正当秦国独霸天下,一统天下指日可待的时候。秦军在邯郸城下,意外的阴沟里翻了船。秦军死伤惨重不说,秦昭襄王几十年积累的战果,也毁于一旦。

魏国趁着秦赵都元气大伤时,各种“跳”,俨然一副中兴模样。只不过,由于魏国大势已去,跳不起来。所以当秦国恢复元气后,首先要报复的就是魏国。

这也是为什么,长平之战后,赵国还能苟活三十多年的原因。因为秦国的火力,都被魏国吸引走了。

后来魏国被秦国打崩了,为了转移火力,把一些地盘转让给了赵国。而赵国上下又是记吃不记打,忘了当初接收上党那档子事。主动的又把火力引了出来,先后导致“肥之战”和“番吾之战”的爆发。(名将李牧的两场经典胜仗)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这才导致秦国继公元230年灭了韩国后,随即又灭了赵国。

之后,魏、楚、燕、齐先后被灭。秦国第一次统一了中国。

值得一提的。在秦国发动扫六合之前,所有小国家先后被灭。除了秦灭周王室外,鲁国被楚国所灭,卫国被魏国所灭。再加上之前被秦国灭掉的巴蜀两国,被韩国灭掉的郑国和被齐国灭掉的宋国。

当时仅存的国家,仅存七国,也就是秦齐楚赵魏韩燕国。这也就是“战国七雄”的由来。

也就是说。“战国七雄”的概念是战国中后期才逐步形成的。早期并没有。

这也就是为啥韩国与秦楚齐等大国的实力明显不匹配,却可以与它们并列的原因。

因为它混到了战国的最后一个阶段。

如果它早先被灭,就如越国、宋国以及被它灭掉的郑国一样。那历史上肯定就没有所谓的战国七雄了。估计就只有战国六雄了。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韩国虽然实力偏弱,但它在战国时代的存在感并不低。其影响力贯穿战国时代,远比越国、燕国要大。

因为像燕、越那些国家都处在偏僻角落,而韩国则位于天下正中,属于四战之地。被强国环绕。几乎所有的强国与韩国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接壤。所有逐鹿中原的战争都会有意无意的波及到韩国。

韩国的这种处境与曾经的郑国很相似。自身实力一般,谁都比自己厉害,谁来了,都得像大爷一样伺候着。

而韩国由于国力偏弱,它谁都打不过,因而为了自保,它也就像昔日的郑国一样,经常搞些坑人的骚操作。

比如前面提到的献上党给赵国,直接引发了战国历史上第一次倾国之战,把秦赵两国都坑的不轻,都元气大伤。就是如此。要不是魏国大势已去罢了,没掀起什么大浪。如不然,这可就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型例子了。

还比如邯郸之战后。由于害怕秦国报复,韩国想出了坑爹的“肥周退秦”之计,鼓动穷的要当裤衩的周王室起兵抗秦。致使立国八百年的周王室被秦国一勺烩,就此灭了国。

再比如秦始皇登基后,由于害怕秦国会来打自己。韩国便想出了“水工疲秦”之计。让当时天下最厉害的水工郑国去秦国修水渠,想以此耗尽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使秦国国力衰减。结果没想到,适得其反,郑国渠修好后,秦国国力大增。不仅率先灭了韩国,还在其后灭了其它五国。韩国的这一步臭棋,可谓是把关东六国一起坑死了。
作为战国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韩国是如何并列七雄的?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韩国虽然偏弱,但它的存在感是并不低。如果把战国时代看成是一部电视剧,七雄是七位演员。韩国起码是男四号或男五号的存在。它的戏份,远比排末尾的燕国要重。甚至比楚国在战国时代的戏份都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