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史记》中的晋文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用户 津口船夫 的回答

整体来说,我是比较喜欢晋文公的。

先说第一件事。晋献公死后,奚齐即位,在灵堂便被大臣里克像杀鸭子一般被扭断脖子,卓子即位,又被里克杀害,同时郦姬、辅政大臣荀息也被杀害,朝堂一片混乱,有说要立重耳为君的,有说要立夷吾为君的。我们来分别看看他们面对回国为君的态度。公子重耳面对来迎接的人直接拒绝,因为迎立他的人既是他的恩人也是他的仇人——里克,即位后杀他,那么重耳要背上忘恩负义的罪名;不杀他,里克的弑君大罪让他无法自处。夷吾在晋献公还没有死的时候便武力抢占屈地作为他的瞭望所,当看到拥立的大臣时喜上眉梢,主动开支票给里克、丕郑百万亩良田,同时承诺给秦国河西五座城邑,这也是秦晋关于河西之地相争几百年的引子。等夷吾当上了国君,出尔反尔,干脆杀了里克与丕郑,同时还杀了支持重耳的许多大臣,对于答应给秦国的五座城池也没了音信。

再说第二件事,由于夷吾的追杀,重耳被迫逃离翟国,在卫国五鹿这个地方几乎快被饿死,在讨饭时遭到农夫的嘲笑,面对这群农夫,动了杀心,但他能听劝,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知道什么为对什么为非。我个人觉得,能够从善如流,听得进大臣的意见是他能成为霸主的根本原因。我们常说看一个人怎样可以看看他周围是些什么样的人,狐偃、赵衰、先轸、介之推这些人,放弃家庭,幸福的生活,能够跟随重耳逃亡十九年,可见公子重耳的气场有多大。

第三件事,面对仇人勃鞮、头须,一个是曾两次追杀他的太监,一个是在关键时刻剽掠财物,差点饿死他的管家,重耳能放下仇恨,以德报怨,既保全了自己的生命,也赢得了全体国人的支持。

第四件事,当公子重耳在楚国郢都时,面对楚成王的“假如你回国为君拿什么报答我?”的问话,重耳既不答应割地,也不答应进贡,妥妥的维护了国家利益,而是说“假如与楚国军队狭路相逢,将退避三舍。”反观夷吾以及许多想谋位的公子,重耳是不是伟大了许多。

第四,不抛弃槽康之妻,登上国君之位后接回翟国的季隗,齐国的齐姜,秦国的怀嬴。

第五,也是我稍稍不喜欢的一点,因为他在大赏功臣的时候忘记了曾经为他割股啖肉的介之推,后来为了逼迫介之推出山尽然放火烧山,最终将介之推与老母烧死。好在他知错能改,命令三月初五全国不准烧火,以记住自己的过错。

后来平定周襄王之乱,与楚国的城濮之战,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就不在赘述了。

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史记》中的晋文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史记》中的晋文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史记》中的晋文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用户 晋公子 的回答

本期话题

晋文公的宽容大度,不计前嫌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但伟大的历史人物也有他的多面性,宽容之外,晋文公也是一个强势的独裁者,这一点,从下面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来。

01

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史记》中的晋文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子圉死了,重耳19年的流亡生涯终于画上句点。19年啊,漫长的漂泊,就像是走上了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路,怎么望也望不见尽头。

但是,在公元前636年的这个拐角,命运却突然给了重耳柳暗花明的惊喜。他脱下流亡公子的粗褐,换上了晋文公的华服。终于等来弹冠相庆的时候了?还没有。

因为就在晋文公重耳入主绛邑的次月,也就是公元前636年周历的三月十九日,一场来势汹汹的兵变爆发了。

《史记》载:

怀公故大臣吕省、郄芮本不附文公,文公立,恐诛,乃欲与其徒谋烧公宫,杀文公。

——《史记·晋世家》

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史记》中的晋文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吕甥和郄芮本是骊姬之难时力挺晋惠公夷吾的心腹大臣,为夷吾的返国执政立下过汗马功劳。惠公死后,二人又继续辅佐他的儿子晋怀公子圉。公元前636年正月,秦穆公率军护送重耳回国,吕甥和郄芮本是奉了怀公的命令率军前去截击的。

可是前方刚一传出令狐等三镇沦陷的消息,怀公子圉就放弃国都绛邑,北逃高粱。身在前线的吕甥、郄芮不禁感觉一缕寒气顺着脊梁骨上窜了上来,他们让人釜底抽薪了。

无奈之下,经由秦穆公的特使公子挚中介,吕甥、郄芮与重耳的代表狐偃达成妥协,宣布晋军易帜,改奉重耳为君。

既然都已经投诚了,吕甥、郄芮为什么又要反叛?

《左传》载:

吕、郄畏偪,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而《国语》也说:

于是吕甥、冀芮畏逼,悔纳文公,谋作乱,将以己丑焚公宫,公出救火而遂杀之。

——《国语·晋语四》

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史记》中的晋文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内、外两传不约而同地提到吕甥和郄芮是因为担心受到晋文公的逼迫,惧而起兵的。可晋文公又为什么要逼迫他们呢?难道仅仅因为他们二人是惠公、怀公父子曾经的心腹大臣吗?这恐怕说不通。

吕甥、郄芮阴谋造乱的计划,晋文公本来一无所知,主动向他告密的是一个名叫勃鞮的宦官。要说到宿怨,那晋文公对勃鞮的仇恨可大了去了。

想当年骊姬诬陷重耳参与了申生的投毒弒君案,晋献公震怒,派兵讨伐重耳的封邑蒲城。正是这个勃鞮一马当先要杀死重耳。重耳越墙逃走,勃鞮追上去就是一刀。好险,只是斩下了重耳的袖子。

后来晋惠公夷吾即位,派人前往渭滨刺杀重耳,领命的又是这个勃鞮。惠公勒令他“三天之内必须达成任务”,可勃鞮太敬业了,仅用一日一夜便赶了过去。就是他,他一到,逼得重耳被迫离开居住了12年的白狄,东赴齐国。

这样一个仇人要求见晋文公,文公当然不会给他好脸色看。文公派使者传话,劈头盖脸地数落勃鞮的罪恶,末了拿狠话儿砸他,说“你回去给我好好反思,想不清楚别来见我”。

而勃鞮呢,面无愧色,反过来教训晋文公,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有什么错啊?想当年管仲还曾经为了公子纠,一箭射中过齐桓公的带钩,桓公记过他的仇吗?还不是照样用他为相吗?我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您这趟回来总该有点儿长进,谁曾想还是那般见识。要照这样,只怕过不多久您又得流亡出去的。您要真不愿意见我也没关系,咱俩指不定谁先后悔呢?

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史记》中的晋文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让勃鞮的硬话茬儿生生顶了回来,晋文公反倒冷静了,捐弃前嫌,亲自出来迎接他,这才了解到了吕甥、郄芮的兵变密谋。

对待勃鞮的态度转变证明了晋文公不是没有容人之量。连勃鞮这样兵戎相见的仇家都可以一笑置之,难道晋文公就不能宽容吕甥和郄芮吗?

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史记》中的晋文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恐怕是:不能。但这个“不能”无关宿怨,而是吕甥、郄芮手上有一样东西让晋文公担惊受怕——兵权!

如果我们通盘回顾一下吕甥和郄芮在晋国政坛的既往表现,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虽然吕、郄二人自晋惠公流亡返国之时便已身为谋主,影响了朝廷的许多重大决策,但直到公元前年645年韩原大战的时候,史书中都没有吕甥、郄芮执掌兵权、参与作战行动的记载。

可是这一回晋文公返国执政的时候,情况不一样了。统军出征,前来拦截文公的就是吕甥和郄芮。

并且,当他们在公元前636年三月发动兵变的时候,已经预先得到了勃鞮线报的晋文公竟然无力组织抵抗,只得向西潜逃,藉助秦穆公的力量来镇压叛乱。等叛乱平息,秦穆公又担心晋文公势单力薄,再赠送了三千人的卫队给他,以弹压潜在的反对势力。

多年以后,穆公之子秦康公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曾说:

“昔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吕、郄之患。”

——《史记·晋世家》

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史记》中的晋文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上述这些史实反映出,在晋文公返国执政的初期,他事实上指挥不了军队。兵权掌握在吕甥和郄芮这两个非嫡系大臣的手中。强臣弱主,太阿倒持,晋文公能不使点儿手段逼他们交权吗?

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史记》中的晋文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可吕甥和郄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掌握兵权的呢?我认为,就是从韩原战败,晋国宣布“作州兵”的时候开始的。

韩原大战,晋国之所以一败涂地,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对晋惠公怀有愤恨的故太子申生一党串通秦国里应外合。因为申生乃是下军的创始领导人,彼时他虽已亡故,但他的旧部在晋军当中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韩原战败,固然大大挫伤了晋国的军事实力,甚至还让晋惠公蒙受了被俘的耻辱,但这同时也给了晋惠公集团以改组军队、攫取兵权的契机。

在晋惠公囚于秦国的那段时间,吕甥矫诏颁布了“作爰田”、“作州兵”两道重要的命令, 将晋国采邑内原属于助耕性质的公室田产赏赐给世袭封君们,以此换取他们支持国家扩大征兵范围,将原本囿于国人的兵源拓展到州野的公邑和采邑。

“作州兵”这个“以土地换人力”的征兵制度改革推行以后,有效地改变了军队原有的人员结构,这才让改革的设计者吕甥摇身一变,坐上了晋军统帅的位置。

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史记》中的晋文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客观地说,吕甥、郄芮都是政才难得的大臣。尤其是吕甥,在韩原战败后处变不惊、矫诏改制,短期内迅速恢复了晋国的军事力量。后来晋文公执政仅三年,便能在城濮一战破楚,问鼎霸业,这其中不能抹杀吕甥的奠基之功。

可惜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两位前朝留下的贤臣在晋文公的逼迫下称兵作乱,由于勃鞮的提前泄密,兵变最终失败。

吕甥、郄芮原计划逃亡河西,投奔秦国,却不料秦穆公早就被晋文公勾兑好了,单等着二人前来,将他们诱杀在了黄河岸边。于是乎两抔黄土,便轻轻掩埋了他们曾经的功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