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用户 小马侃历史 的回答

不请自来。我是@小马侃历史

首先更正一件事,清朝是没有御林军这种叫法的军队存在的,但和御林军职责差不多的军队是有的,只是叫法不同而已,但民间还是会称之为御林军。清朝的皇宫及京城卫戍部队编制有好几个。分别是亲军营、前锋营、护军营、步军营、火器营、健锐营及神机营。以上七个军队各司其职。都是守卫皇城的禁卫军。但是真正能称之为御林军的应该就是七支军队中的护军营了。

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护军营

所谓护军营,是皇帝的禁卫军,平时守卫宫殿门户,皇帝出巡时,任御营警卫,挑选自满、蒙八旗的高手,共计15000人组成的这一支禁卫军,上三旗守卫紫禁城内,下三旗守卫紫禁城外。这就是清朝的“御林军”,当然其真正叫法不是御林军,是护军营。民间称之为御林军。

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那么现在回答题主提的这个问题,清朝灭亡之后,这些御林军高手是如何处置的呢?

这支禁卫军,虽然人数不多,仅仅一万多人,但是个个都身怀绝技,这样一群人组成的军队,其战斗力肯定不能小视。而且这支军队是效忠朝廷的,清末皇帝投降之后,革命军却不知道怎么处理这支军队,当时革命军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冯国璋处理,这个冯国璋也很有方法。

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冯国璋表示尽管你们不需要再做禁卫军了,但是你们依然有称号,并且受到应有的待遇,我们不会直接解散你们,让你们解甲归田的,只要是你们拥有的,我们就一概不会动的。所以在当时很多御林军都非常的感动,他们没有一个有怨言的。其实冯国璋采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先安抚,在慢慢的一个个解散。后来慢慢的,这支特殊的军队,就全部解散了,不存在了。

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以上就是小编的一些了解,不对之处,还望诸位不吝斧正,谢谢大家。

用户 朝文社老张 的回答

答:虽然说起晚清的军队,我们的第一反应常是“不堪一击”“一溃千里”等字眼。但是在大清朝的最后几年里,军队却是清朝统治者的“信心源泉”。比如《张文襄公》年谱里就记载,晚清名臣张之洞与摄政王载沣议事时,张之洞提醒载沣要防止“激变”,却不料年少气盛的载沣,接着一句豪言“有兵在”。当场叫张之洞张口结舌。

而这撑起包括载沣在内,诸多清末统治者底气的“兵”,就是晚清军界一支特殊队伍——有着“御林军”之称的禁卫军。

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比起清末年间,北京城诸多早已孱弱不堪,在庚子国难里遭尽吊打宰割的各路“御林军”来,清政府在20世纪初重新编练的“禁卫军”,却是大不同。也正是因为“庚子国难”里的惨败,清王朝才痛下决心,不惜血本要组建一支战力强大且绝对忠诚的“禁卫军”。这支部队从1905年起开始筹备,1911年7月正式完成编练,对外号称数万,实际也有两协共一万两千多人的规模,除了步兵外,还有马队、炮兵、工程兵等各兵种,俨然一支近代陆军。

这支陆军有多强?首先可以看看其“建军模板”——德意志陆军。整个禁卫军的编制、管理、战术、训练乃至武器装备,都一板一眼跟着德国学,士兵的常规装备,几乎是清一色“德国造”。因此禁卫军的军容与操练,都有着浓厚的德国元素。这支军队的掌舵人,是载涛、良弼等晚清贵族里的俊才,其基层的军官则来自各旗营里的“壮勇”,还有许多归国留学生,这些军官熟悉近代战争,整体素质较高,甚至可以说“高手如云”。

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而比起晚清许多军队“烟枪兵扎堆”的惨样来,禁卫军在“选兵”方面也大不同。这支军队不但有着优厚的待遇,更有着严格的选拔标准:士兵年龄控制在17到25岁之间,每个士兵的身高必须在一米6以上,且要身家清白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这在晚清军事史上,确实称得上风气一新。值得一提的是,一万两千人规模的禁卫军里,除了步兵第四标由汉族兵将组成外,其他人几乎清一色的旗人官兵。这也叫晚清统治者们格外放心。

于是全新面貌的禁卫军,也在1911年9月14日北京德胜门外阅兵仪式上闪亮登场,其威武的风姿叫摄政王载沣等晚清皇族们喜不自胜,大赞禁卫军“精神振奋”“成效昭著”“深堪嘉许”——有这样一支“御林军”在,大清江山似乎无忧了。

而这一天,距离那场震惊天下,最终让清王朝黯然落幕的辛亥革命,已经不到一个月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禁卫军又忠诚又能打,那为什么没有在几个月后“挽救大清”呢?而在清王朝宣告退位后,这支曾让晚清统治者底气十足的“虎师”,命运走向又如何?

这事儿,就得先厘清一个事实,看上去很强大,叫载沣很满意的禁卫军,到底能不能打?

虽然从制度、装备、管理等各个环节,这支禁卫军都努力向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德军看齐。其掌舵人载涛、良弼等人,也确实是清末贵族圈里少有的实干型人才。但这支军队,毕竟是诞生在清末烂透了的大染缸里,所以晚清军队该有的毛病,这支看似风气一新的御林军,其实一样都没少。1911年时,载涛本人就无奈承认禁卫军“但仍有逃亡,行文查拿,百无一获”。连“士兵开小差”这类事儿,它都没解决好。

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待到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传说中“高手如云”的禁卫军,在需要“见真章”的时候也露了馅。当被清王朝请回来“救火”的袁世凯,提议禁卫军南下与革命军作战时,作为禁卫军掌舵人的载涛就主动退让自请解职,铁良、良弼等原禁卫军高级将领也都被陆续调走。袁世凯的心腹冯国璋出任禁卫军总统官,由于冯国璋曾担任皇室贵胄学堂总办,许多禁卫军军官都是他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就接管住了这支部队。

而随着原禁卫军统领,晚清宗室“五虎”之一的良弼被革命党人刺杀,许多贵族都吓破了胆,冯国璋也趁机加强了对禁卫军的控制,这支曾被载沣给予厚望的“精锐”,彻底落入了“载沣死敌”袁世凯的手里。待到“袁世凯内阁”与“南京临时政府”达成“优待协议”,清室逊位已成定局时,根本保不了大清江山的禁卫军,也迎来了自己最终的命运。

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1912年2月初,即距离清王朝宣布逊位约十天时,冯国璋来到禁卫军驻地训话,除了向禁卫军将士提前宣布了“清室逊位”的消息外,外加一顿苦口婆心劝,他告诉士兵们,现在“军饷也没有着落”,士兵吃饭都成问题,拿什么保卫大清?而且别看大清逊位,但皇太后与皇帝的安全有保障,禁卫军将士们的饭碗也有保障。

尤其是后者,冯国璋更当场以身家性命担保:“不论我(冯国璋)以后调任什么职务,走到任何地方,我保证永远不和你们脱离关系。”

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而禁卫军的反应呢?这支以旗人为主的部队,在听说“清室逊位”时,有人当场就哭了,也有人交头接耳议论,但也有士兵面无表情站着,仿佛此时与他们无关。在得到了冯国璋的担保后,禁卫军总算安静了下来,冯国璋又赶快从禁卫军里选出两人给自己当护卫,每月发50两银子的军饷,表示只要自己没有兑现对禁卫军的承诺,这两个人就可以“立刻把我打死,并且不许我的家属报复”。

这么一来,在晚清政权交接的关键时刻,禁卫军总算是安静下来了。清王朝退位后,冯国璋也果然兑现了承诺,一直牢牢抓着禁卫军,后来禁卫军改编成了陆军第16师,做了冯国璋的嫡系部队,其军官依然还是晚清禁卫军的“老人”。特别是那两个护卫,无论冯国璋出任都督,还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他俩都紧紧跟在其身后,是为民国政坛一景。

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冯国璋去世后,已经是“第16师”的禁卫军又卷入到直皖大战里,并很快被解散,这支风光一时的近代军队,就此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抗战时期,面对日寇的侵略铁蹄,以载涛为代表的一些“原禁卫军将士”虽然已白发苍苍,却拒绝日本侵略者的威逼利诱,狠狠打脸了那时代的“精英汉奸”们,也守住了作为中国人的民族大义底线。这,应该是这支禁卫军短暂的历史上,最为光辉的一刻,没有之一。

一支禁卫军,半世纪浮沉岁月,多少家国兴亡的感慨回味在其中。

参考资料:《禁卫军:紫禁城里最后的御林军》《中国御林军》《一生之回忆》

作者:张嵚

用户 戈壁滩驼铃 的回答

历史上并没有御林军这样的称谓,但有“羽林军”,也叫“禁军”,清朝叫“护军”。

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在一些宫廷剧中,我们看到大内高手如云,个个飞檐走壁、武功高强,这些人不是羽林军。清朝时,只有皇帝最信任的三旗子弟才能选为侍卫,归侍卫处管理。包括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大内侍卫等。

这个机构的领导为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上三旗中每旗各二人担任)、内大臣(从一品,六人)、散秩大臣(从二品,不定额)。隶属于侍卫处的侍卫包括:头等侍卫60人,正三品;二等侍卫150人,正四品;三等侍卫270人,正五品;蓝翎侍卫90人,正六品。随旗行走的宗室侍卫,一等侍卫9人,二等侍卫18人,三等侍卫66人。

清朝的护军编制有亲军营、前锋营、护军营、火器营等。

亲军营定额1770人,是归侍卫处管理的禁卫部队,由领侍卫内大臣统领,其任务是配合侍卫保卫皇帝、护卫皇宫。

前锋营是挑选满、蒙八旗中的精锐组成,共1770人,该营为满、蒙八旗最精锐的部队,分左、右两翼,左翼负责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官兵,右翼负责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官兵,每翼设正二品前锋都统一员。前锋营的职责是在皇帝出巡驻止时,担任外围警卫。

护军营是皇帝的禁卫军,平时守卫宫殿门户,皇帝出巡时,任御营警卫。兵员均选自满、蒙八旗,总计15000人,上三旗守护紫禁城内,下五旗守卫紫禁城外。

火器营建于康熙三十年,配有鸟枪和子母枪等火器,共有7800余人,分内火器营(由枪营、炮营组成)和外火器营(专司鸟枪),由掌印总统大臣1人、总统大臣若干人统领,其主要任务是守卫京师和扈从皇帝出巡等职责。

本题中所说的“御林军”也就是这些机构,这些机构的头目大都是由功勋子弟担任。这些功勋子弟开国之初是可以的,都是有一定的武功素质的,可是随着家庭社会地位的升迁,这些子弟锦衣玉食,战斗力一代不如一代。有这些养尊处优的领导带着,羽林军的素质越来越低劣,到后来成了吃饭不做事的花架子。

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到嘉庆皇帝的时候,一个拎着棍子的精神病也能混进宫去。有一次嘉庆皇帝在景运门散步,一个彪形大汉拎着菜刀追着嘉庆皇帝砍。可是随着的人就那么看着懵圈,竟没人上前解救。真理教头目林清勾结几个太监,带着一百多人差点打进隆宗门,你说这些羽林军还有什么用。

不难想象八国联军之所以能攻入北京,不只是大清落后的原因,而是军队腐败无能到一定程度。这些护军公子哥军官们平时斗蛐遛狗、欺压百姓可以,上阵杀敌想都别想。即使后来清军也建起新军,使用火枪火炮,这些公子哥根本不顶用。

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辛亥革命后,冯国璋为了笼络清朝护军的军心。把清朝护军改编为北洋陆军十六师,原来的待遇不变;愿意留下的可以继续当兵,不愿意留下的发给路费遣返回家。这些老爷兵没多久就在直奉大战中吃了败仗,直接被奉系军阀头子吴佩孚重金收买投降了。之后部队被撤销番号就地解散,这些老爷兵从此回到民间,销声匿迹。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