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中,杨志等人为何要喝酒解渴,喝白酒真的可以解渴吗?

其实细读《水浒传》,就会发现无论是好汉、普通百姓、女子都会喝酒,当时的社会全民都会喝酒。

且不说好汉和成年男子,就连王婆、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郓哥等一众老少妇孺都能喝上几盏酒的。

宋代的酿酒类似于现在的米酒,酒度低,喝多肯定也会醉,只是更多的是充当近似于饮料或者酒渴解乏的作用。

按原文的一些描述来看,当时的酒有着和现代的酒同样的作用,又有着和现代酒不一样的效果。

以现代的中、高度白酒为例,无论是38度还是48度、52度,也无论你是“小酌怡情”的爱酒人士,还是“大酒伤身”的酒鬼,喝酒的目的绝对不会是以解渴为主要功能。

对于爱酒人士来说,喜欢的是品味酒的醇香,对于嗜酒如命的人来说是追求酒精的麻醉,解馋或者解瘾更为恰当。

现代人口渴了,只会喝茶、喝水之类,当然冰啤也能解渴,但绝对不会去找中、高度白酒喝。

据笔者了解,就算那些嗜酒如命的现代人,把“酒当水喝”也只是一个形容词而已,他们很多都以喝茶、饮料、水果来解决口渴的问题。

那么言归正传,在《水浒传》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下,就不难看出当时的酒就是具有解渴解乏,也能喝大酒的双重功效。

也可能古人的酿酒技术比较诡异吧,当普通人喝得少,那酒就是水一样的存在,喝得多,那酒会发挥出几倍或者更大的后劲,造就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好汉们。

当时的大背景下,酒为主要饮品,属于大众消费品,茶为次,属于小众消费。

所以在智取生辰纲的章节中,杨志等一众押镖军汉,在那样的环境下喝酒并不是为了喝大,只为了解渴。

智取生辰纲中,杨志等人为何要喝酒解渴,喝白酒真的可以解渴吗?

 

图片来源今日头条免费图库

答毕,谢谢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作揖][作揖][作揖]

热心网友回答

喝白酒真的不能解渴,不信你就试试!

首先必须要说明白的是,杨志等人当时喝的酒不是白酒,而是米酒。

现代白酒属于蒸馏酒,酒精浓度高于原发酵物,一般先发酵,后蒸馏冷却,确切地说,就是高浓度的酒精溶液。

中国古人喝的酒属酿造酒,借助酵母,把含有淀粉或糖类的物质进行发酵,酒精度一般都不高,酒精的刺激性较小,口感软甜。

据考古发现,早期的酿造酒,酒精度甚至只有4°左右,所以,魏晋之前,有些酒鬼能喝“一石(约现在的40斤)”也不算什么稀罕。甚至说酒鬼的最高境界是“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了却此一生。”

随着技术的逐步提高,酒精度也水涨船高,酒质也由浊到清。古人的酒量也随之递减,由秦汉时的“一石”到唐代时的“一斗(大约是一石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李白说“金尊清酒斗十千”。

但到宋代时,酿造酒技术已经与现代差不多,酒精度最高也就是15°左右,比如宫廷里御用酒,所谓的透瓶香。所以普通人也就只能喝三四斤左右,像武松能喝十八碗酒的,确实是海量。而民间普通的酒,由于技术和价格原因,度数就较低,酒也浑浊。所以范仲淹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的句子,普通的贩夫走卒喝的酒可能酒精度更低,味道更淡,也很浑浊(适合下蒙汗药),像现在的啤酒一样,是可以拿来解渴的。

真正意义上的白酒出现在元代,人们这时发明了蒸馏酒,酒精度提高了,喝起来就像是拿刀子在喉咙里摩擦一样,所以最初白酒又叫烧酒或者烧刀子。口感冲,容易醉,与大多数文人墨客追求的似醉非醉的“微醺”状态不符合,故没有真正成为大众的主流用酒,倒是底层劳动人民逐渐接受追捧。

相当长的时间里,低度酿造酒才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国酒”,而不是现在的那些白酒。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智取生辰纲中,杨志等人为何要喝酒解渴,喝白酒真的可以解渴吗?
智取生辰纲中,杨志等人为何要喝酒解渴,喝白酒真的可以解渴吗?

智取生辰纲中,杨志等人为何要喝酒解渴,喝白酒真的可以解渴吗?

热心网友回答

其实一点点都不奇怪,那个时候的酒度数非常地底,只相当于我们现在家庭做的甜酒。我们去农村,农家不是经常煮甜酒鸡蛋给我们解渴吗。所以青面兽杨志他们喝酒解渴不足为奇,而是理所当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