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一老人去世,结果5个儿子各放一张桌收礼,去的人要给5份,合理吗?

这很正常了。上周二,村里八爷去世了,八爷五个儿子,我爸随了七份礼,有些随礼的村民说,六七个收礼的桌子,差点把人搞糊涂了。

上周三,父亲在家庭群里发信息,村里八爷去世了,周六下午祭奠仪式,有交往的可前去帮助。

哦,八爷去世了,这可是我们村的老寿星了。今年都九十九岁了,可以算得上百岁老人。

村里一老人去世,结果5个儿子各放一张桌收礼,去的人要给5份,合理吗?

 

八爷和八婆一辈子养育六儿两女,可惜有一儿一女没过百天就夭折了。留下五儿一女,大儿子今年79了,最小的也马上55岁了,大孙子比小儿子竟然还大一岁多。

八爷的大儿子大民是农民,三儿一女,一个在西安工作,一个在家务农,一个人当老师。

二儿子二民学习好,考了大学,在西安工作,也退休了。一儿子一个女儿,都在省城工作。

三儿子三民小时候就比较调皮,初中没有毕业就回家种地了,后来又折腾起了白灰窑,现在自己弄了个水泥厂,规模还挺大的。

四儿子四民当了兵,后来转志愿兵,转业后分配到镇上当司机,开了一辈子车,娶了个农村媳妇,家也在村里,两个儿子,也都在县城工作,但平时村子时在谁家有红白事,两个儿子也都回来。

五儿子也是农民,不过这几年跟着老三混,多少也算成功人士了。两个儿子虽然书读得不多,但跟了他爸的性格,脑子都比较活,一个跟他三伯在水泥厂搞销售,一个则自己在县城做建材生意。

八爷也算是百岁老人,在农村算是喜丧,五个儿子为了展示实力,决定在村子里为老人大办一场丧事。一来表示对老人的孝道,二来更是彰显一下实力,在村里赢得面子。

村里一老人去世,结果5个儿子各放一张桌收礼,去的人要给5份,合理吗?

 

前段时间,村子里有个老人去世了,三个儿子一人拿了两万元来操办丧事,请了24口吹唢呐的,而且,还专门从县剧团请来了演员,唱大戏。

酒席虽然是请了农村那种一条龙服务队的,但标准高呀,一般农村办酒席,不带烟酒也就是三百元一桌子,但他们则按四百元标准,酒也是一瓶一百多的,烟也是二十多块钱一盒的。

最终折腾下来,花了近八万多元,兄弟三人又一个掏了将近一万元。

这次,八爷去世,三民说了,人家兄弟三个,日子过得一般,为老人办个丧事就花了六万多,咱们兄弟五个,不管是在村里,还是在外面,也都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了。咱们一定不能输了,档次要比他们高,这样才能给咱大赢个好名声。

村里一老人去世,结果5个儿子各放一张桌收礼,去的人要给5份,合理吗?

 

此话一出,有同意,也有不同意。

大民说,花多花少都无所谓,反正都是自己儿子掏钱。

二民说,古人讲厚养薄葬,咱妈活着时,咱们已经尽孝了,就不要花那么多了吧,而且给村里带来的风气也不好。

四民说,花那么多钱咱大也活不过来,不要弄得太高,也不要弄处太低,中不溜就行了。

五民这几年日子也过得不错,而且他在老三手下干活,要听老三的,便说,人活一口气,咱们现在有钱了,就要标准高点,弄大点。

兄弟几个争论了好长时间也没有个结果,这时三民说道:我现在穷得只剩下钱了,这样吧,你们一个拿上一万,剩下的我包了,标准嘛,绝不输村里人。

在一旁的村支部书记听了三民的话,来了句,是不是有两钱了烧得,你有钱了,就想破坏咱们村的规矩吗,想当咱们王村村民,就得按村上的订得规矩来,菜一桌不超过三百五,酒一百元,烟十块钱。上次有人破坏规矩,被村里人背后叫骂了半年多,你们还想这样搞吗?

村支部书记几句话,说得兄弟几个都不吭声了,移风易俗,做文明新人,这才是真孝子。

村里一老人去世,结果5个儿子各放一张桌收礼,去的人要给5份,合理吗?

 

兄弟五人,再加上他们的几个孩子,有的已经分家另过了,那要随多少份子钱呢。

平时村里谁家有事了,除了老大在西安,其余兄弟几人都是分开随份子的,而且有的分家另过的孩子还要单独再随份子钱,可以说,办一次红白事,这兄弟几个加上他们的孩子,主家可能会收到五六个份子钱。

现在五兄弟葬父,那么以前收了这兄弟几个份子钱的,这次就得给这兄弟五个一起随份子钱。

虽然,这几年我家里没有什么红白事,但平时村里人有什么红白事,都要随份子钱的。

八爷祭奠那天,收礼的桌子摆了一长串,仔细一数,竟然六个,除兄弟五个之外,他们后辈的幸亏没有分开,不然会随更多,总之那天,村里许多村民都说,这礼随得人肉疼,是呀,平时这兄弟几个给村里人都随了份子,现在就要还回去。还有后辈也随过的,也要还回去。

后来,我爸一共随了六个份子钱,幸亏我们这儿的份子钱还比较少,关系一般的就二十,关系好的有五十,还有一百的。算了一下,我爸一共随了二百八十块钱。

因为我和大民的儿子小华还是发小,所以我又单独给小华随了二百元的份子钱。算下来,在这场八爷的葬礼上,我家一共随了四百八十块钱。

我们村人口比较多,基本上每周都有老汉生日娃满月的事情,再加上结婚的,还有一些办丧事的,我爸几乎不是在村子里坐席吃汤水的路上,就是正在坐席吃汤水之中。

村里一老人去世,结果5个儿子各放一张桌收礼,去的人要给5份,合理吗?

 

我国是个人情社会,讲究礼尚往来,你收了多少,肯定也会送出去多少。就是在这种你送我收、我送你收中,交换着人情,增进着感情,延续着亲情。

热心网友回答

老人去世,五个儿子合伙为老人办理后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没啥毛病。但是五个儿子各放一张桌子,各收各的礼,就有点不合常理了,甚至有点滑稽了。

村里一老人去世,结果5个儿子各放一张桌收礼,去的人要给5份,合理吗?

 

首先他们释放的一个信息,就是这弟兄五个平时关系不怎么样。

老人去世,弟兄五人共同给老人办理丧事,费用平摊,没啥毛病。但五人各设一张账桌,要每位参加丧礼的亲戚交五份礼钱,这的确有点考虑欠妥,弟兄五人是合适了,可是亲戚找谁说理去?去了一家,参加了五次葬礼,这好说也不好听呀。

村里一老人去世,结果5个儿子各放一张桌收礼,去的人要给5份,合理吗?

 

其实,就算弟兄们之间关系不好,也没必要这样折磨客人。

就算弟兄五人每人设一张账桌子,我认为也只能收取自己的亲戚朋友的礼钱,弟兄五人各自成家立业,每家都有各自不同的亲戚朋友,这份礼钱,就算不单独收取,到事情办完后,也得谁的归谁所有,毕竟以后亲戚有事,还是需要自己参加,和其他弟兄无关。与其事后再分,提前分开收取倒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如果让一家的亲戚挨桌交五份钱,的确有穷疯的嫌疑。

村里一老人去世,结果5个儿子各放一张桌收礼,去的人要给5份,合理吗?

 

我奶奶也是不久前刚刚去世的,我父亲弟兄四个,我给大家聊聊他们兄弟四人是怎么收亲戚们的礼金的吧。

首先账桌就有一个,弟兄四个不管是谁家的亲戚朋友,还是弟兄们之间共同的亲戚,都是在这张账桌上交的钱。

村里一老人去世,结果5个儿子各放一张桌收礼,去的人要给5份,合理吗?

 

葬礼完毕后,弟兄四个在礼单上分别把各自亲戚朋友的礼金数算出来,最后剩下的就是共同的亲戚交的礼金,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

然后统计一下葬礼上酒席的费用,用这个费用除以弟兄四个各自的亲戚和共同的亲戚家数,按这个基数,各家在拿出各家在葬礼上的饭钱,然后平分。

村里一老人去世,结果5个儿子各放一张桌收礼,去的人要给5份,合理吗?

 

虽然麻烦点,但是公平合理,弟兄四人不伤和气,也不会让外人指指点点,我觉得比这五个儿子做的要好一些。

热心网友回答

这种白事我遇到过,有个朋友的父亲去世了,请我去参加葬礼,结果一进门就愣住了,门口居然摆了3张收礼的桌子,3张桌子上坐着3个收礼的人,他们各自拿着一本礼簿在那里收钱!

我以为那是当地的风俗,以为凡是来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都要在弟兄三个的桌上随礼。

由于提前不知道还有这个风俗,我只准备了200块钱的一份礼金,现在将200块钱分成3份礼分不匀,所以临时想再加100,在每个桌上各随100。

心里那样想了,却没急着去随礼,有意磨蹭了一会儿,暗中观察其他人是怎么随的。

经过观察,我发现有人随了3份礼,有人随了1份礼,于是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原来这三兄弟在各收各的礼,我不是亲戚,我只是他们其中一个人的朋友,于是问清情况后,在我朋友的那张桌上随了准备好的200块。

过后,我和这个朋友聊过这事儿,我问他你们那样做是不是兄弟之间不和?

他说兄弟三个倒是没有不和的情况,只是老二的媳妇比较难缠,本来打算大家共用一个礼簿,收礼的时候注明每一份礼金的来源,如果是大家共同的亲戚,就标上✓号,意思就是这是公亲。

三个媳妇娘家人和朋友随的礼,则在名字和金额后面分别标上①②③,这就一目了然了,事后将各家亲戚朋友的礼金分出来,然后费用公摊就行了。

这个方案弟兄三个都同意,但是老二媳妇却坚决反对,她说这会是一笔糊涂账,还是各收各的谁也不占便宜不吃亏,于是就有了3张桌同时收礼的局面。

一场葬礼却要随3份礼,这种做法乍一看确实有些过分,让外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三兄弟不和的表现,有些亲戚一时半会儿也接受不了,有些人提前没有多带钱,来的时候只带了100礼金,这就有点尴尬了,这100块钱到底给哪个桌上好,给一个人就要得罪其他两个,将100分成三分,怎么随?难不成先跑到一个桌上说我给你100,你找我70?如果身上有多余的钱还好办,每个桌上随100,反正到时候自己家里有事了他们几个也会分别还回来,自己反正不占便宜不吃亏。对于那些身上没带多余的钱的人来说,这局面确实让人难堪,这种局面不仅收礼的人难堪,随礼的人也难堪,最后未免会成为一个笑话,这明显就是不团结的表现,无论怎样的解释都是牵强的。

像这种事,不管是兄弟不和还是妯娌不睦,为了不让人笑话,还是应该提前商量好共用一个礼簿,大不了记账的时候繁琐一点,在各自娘家人、朋友随的礼金后面做个统一的标注,在共同亲戚或邻居的礼金后面做一个另外的标注,等事情过完后将各自名下收的礼金分出来,再把共同亲朋好友的礼金分成三分分了,最后均摊葬礼上的费用,这样就公平又合理了,表面上要比各自为阵收礼的局面要好看的多,自己不难堪,也不会为难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这才是皆大欢喜的方法。

对于这种折中的办法,有人可能说还是不公平,共用一个礼簿,共同亲戚邻居的来了只会随一份礼,到时候对方家有事了,还礼的时候却要还5份,吃亏。

说实话,在黑白事上这种吃亏占便宜的事还真不好算,如果要斤斤计较,那就只能断绝人情世故这类事,像我家,在这种事上总“吃亏”,因为我家没有老人,小孩只有一个,我们夫妻都在上班,不像有些人家,今天开新店,明天儿子结婚,后天女儿出嫁,过几天儿子、女儿的孩子摆满月,几乎每月都要出好几份这方面的钱,而我家既不开店,又不买房,等儿子成家还要等到猴年马月,好多年都找不到一次收礼的机会,算细账的话亲戚都不用走了。

所以很多时候,亲戚们都开玩笑说你家最吃亏了,见天都在给别人家随礼,自己几十年都遇不上一次收礼的机会。

事实上确实如此,自己家里人少事情少,收礼的机会当然就少了,但是我也不能因为自己人口少而断绝同亲戚之间的人情往来,所以说人情这笔账是算不清的,也没必要算得太清楚,只要把亲戚朋友、邻里之间的关系处好就行,钱是个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没必要看得太真。

村里一老人去世,结果5个儿子各放一张桌收礼,去的人要给5份,合理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