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新学“宪问”之三十五)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新学“宪问”之三十五)

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新学“宪问”之三十五,萝卜/摄影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问孔子,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以德报怨的做法怎么样?好不好?

孔子说,不太好。别人已经亏待你了,已经不善待你了,你还要善待他吗?

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是非曲直,别人不善待你,你也不必违心为之,刻意善待他。

孔子最后说,但是别人对你有恩德,有仁义,有德行与善待的话,你当然也要善待于人!

这个“以德报怨”的出处,有个“著名的地方”是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也许《道德经》中这个“报怨以德”的前提,就是“为无为,事无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德与怨,在老子他老人家的语境里,完全无差别,无所谓,所以才能报怨以德!老子也许是在谈圣人的境界。

而本章句,孔子虽身为圣人,但是他也许谈得更多的是关于君子乃至于普通百姓的作为?都有可能!

在《论语》“公冶长”篇中,“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孔子讽刺微生高,谁说他“直”?自家没有醋,别人找他要,他“装大尾巴狼”,跑邻居家乞要,再借给找他来借醋的人,他这么刻意干什么?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干嘛要矫情??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枉则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枉”与“直”,容易分得清吗?——不好分清!自己觉得自己是大明白人,对“怨”与“德”都拿捏得好的,是真拿捏得好吗?——未必!

报德以怨,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怨以怨……都对吗?哪种尺度更合适呢?!

至少,站在孔子他老人家的立场上看——世间事,太复杂!终究还是要实事求是,是非曲直从心出发,“怨”,由你自己“感觉”着处理,而“德”——必须以德相报,没毛病!

萝卜/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