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岭铁矿(「旧事」德日争相掠夺之地:金岭铁矿)

德日争相掠夺之地:金岭铁矿

金岭铁矿历史悠久。史籍记载,春秋时代齐国即在这里开采冶炼。据《管子•轻重乙》记载,齐桓公与管仲讨论山铁之利时,桓公曰:“……请以令断山木、鼓山铁,是可以毋籍而用足。”《国话•齐语》记载,春秋初齐国已使用铁制农具。齐国故都临淄出土的齐“叔夷钟”的铭文记载,齐灵公(公元前581—前554年在位)时,齐侯曾送叔夷铁工四千名。《晋书•慕容德》记载,东晋时代南燕建平三年(公元402年)“立治于商山,置盐官于乌常泽,以广军国之用。”

近代以来,金岭铁矿丰富的矿藏成为德、日帝国争相掠夺之地。1898年3月16日德国借“巨野教案事件”与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攫取了胶济铁路筑路权及铁路沿线30华里以内釆矿权。1899年先后成立山东铁路公司和山东矿山公司,开始对金岭镇铁矿的地质调査,并开始采矿生产。到1908年,德人做了三番坑(即三平巷)主要运搬通道一部和小火药库一处,地面建筑有山上房屋8间,冶里庄办公室、宿舍14间。1911年7月24日,德国和清政府签订收回矿产权章程, 其中协定,金岭镇沿胶济铁路迤北30里至张店止为矿务公司独自留办之矿界,金岭镇铁矿的采矿权仍归德国。

金岭铁矿(「旧事」德日争相掠夺之地:金岭铁矿)

第一通道为德国经营时期所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向德国宣战,并出兵山东占领胶济铁路及沿线矿区,包括金岭镇铁矿。1915年,日本临时道联队着手铺设金岭镇车站与铁山之间的军用轻便铁道,全长6. 6公里,这条路线以后逐步完善成铁山支线。自1916年始, 日本人在金岭镇铁矿开采矿石,最高日产量达600吨,至1921年3月共釆出矿石28万余吨,运往日本八幡炼铁厂。1923年8月,成立中日合办之鲁大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淄川、坊子、金岭镇三矿。名义上是中日合办,实则是日本人为应付战争及工业勃兴之需,进行掠夺式开釆。鲁大公司经营一年多就开采矿石18万吨。后因资金短缺,经营困难,铁矿停止开采。

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侵占金岭镇铁矿后,日本钢管公司利用过去 的开采设备,进行掠夺式开釆,最高日产达800—1000吨。1945年日本投降后,所有建筑物均被日军毁坏,设备、物资荡然无存,成为废墟一片。至此,德、日帝国控制金岭镇铁矿达47年之久。

1948年,张店解放,金岭铁矿获得新生。同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开始着手矿区恢复工作。山东省矿务局金岭镇铁矿建矿,一支100多人的采矿队伍, 在野草丛生、一片废墟上开始了矿山建设。1949年1月,金岭铁矿正式生产。恢复生产后,他们在一无设备、二无技术、三无生活保障的情况下,结合生产实际进行 技术创新和改造,自行设计制造了新式道岔器、0.5立方米电铲,推广使用了中国式漏斗、装运机、电机车等先进生产设施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急需钢铁的特殊历史时期,建起了一座难得的冶金矿山,源源不断地开采出大量优质的铁矿石。该矿的铁矿石驰名中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远销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国,开山东省矿山外销矿石之先河。

不仅如此,金岭铁矿还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贡献了宝贵的铀原料。20世纪 50年代末,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三局182队,在金岭铁矿矿区探得品位很高的铀矿, 经过上百次实验获得合格产品。1960年,金岭铁矿建立了对外保密的“山西铜厂”,开始生产金属铀,对外称“28号产品”。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物资匮乏, 材料奇缺,工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白手起家,安装设备,调试机器,于1961年1月 22日竣工,接着进行试车和试生产。

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发射成功,金岭铁矿生产的铀原料为新中国“两弹一星”的伟业贡献了重要力量。据金岭铁矿矿志记载:自 1963年5月6日恢复生产到1974年6月铀矿资源枯竭,“山西铜厂”共生产铀矿石5153吨,获得金属铀3万多千克。

改革开放后,金岭铁矿持续深耕主业,设备、技术、产量不断跃上新台阶:1981年,金岭铁矿荣获全国冶金战线百面红旗,成为全国冷金战线的一面旗帜;1988年,被原冶金部命名为国家二级企业,成为山东省冶金行业率先跨入国家二级企业的厂家;2005年,年产量突破200万吨大关,跨入国内大型矿山行列。

2006年6月,金岭铁矿通过实施“重组+股改+定向增发”的“三合一”创新型股改方案,成立了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家铁矿石资源类上市公司。

在资本市场的风起云涌中,金岭铁矿致力于提髙上市公司质量,立足于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提高企业治理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髙诚信度和透明度,不断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2007年,金岭铁矿被评为“全国十大高成长重组公司”。2008年,荣获全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到2020年底,金岭铁矿累计上缴利税近50亿元,成为山东钢铁企业的龙头。

回顾金岭铁矿的历史,该矿在一片废墟上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由手工作业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再到生产现代化,为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孙传锋)

【本文来源:淄博政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