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是什么场面?

用户 湖北方哥vA60 的回答

六七十年代,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是什么场面?

 

六七十年代,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是什么场面?

我的童年时代正是六十年代,曾经记得我们村方家冲水库,经过全村群众三年的艰苦奋斗,正式在那个动乱时期修建成功,为了庆祝水库竣工,那时的大队革委会主任汪锡類(后来是我的岳父),特派四个身强体壮的年轻的小伙子,带上扁担和绳索,步行十三公里,到当时的匡河区电影队,挑回了放映设备。

六七十年代,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是什么场面?

 

那天天刚黑的时候,电影放映员,就将电影机架在水库大坝上,将银幕挂在大坝头边的两棵大树上,然后扩音器里唱起了社会主义好的嘹亮的歌曲。由于大坝地处全村制高点,嘹亮的歌曲送进了家家户户,于是,乡亲们就赶紧吃过晚饭,纷纷来到水库大坝上看露天电影,我被我父亲驮在肩膀上,也赶来看电影。来到大坝上,放眼望去,足足有四五百人,到处都是人头攒动,特别热闹。我记得那天晚上放了两场电影,一场是《雷锋》,一场是《冰山上的来客》。

六七十年代,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是什么场面?

 

那天晚上两场电影放完,已经到了十点多钟,电影放映员正在收拾放映设备,可是看电影的人却没有一个人离去,好像有点看不够,还想看的味道,直到放映员和送设备的人离去,人们才依依不舍的回家。

六七十年代,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是什么场面?

 

六七十年代,农村放露天电影,群众看露天电影,简直就像过节一样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然后换上新衣服,去看电影,不管哪一次村里放电影,总是人山人海,像狂庙会一样热闹。

六七十年代,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是什么场面?
六七十年代,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是什么场面?

用户 渝农老杨 的回答

一:又轮到本大队放电影日,大队支部书记于早上或中午,截断公社有线广播线路,插入大队用的三用机插头,通知“今晚在大队学校大操坝看电影”;

二:一个白天,到处有社员“看电喽”的声音,一则本人高兴,二来生怕人家不知道,把看电影宣染成,大队当天的第一大事;

三:心急的人,特别是倒大不小的孩子,往住下午提前几个小时就去放演现场等起,广大社员也是提前吃晚饭,或者不吃晚饭早早上路,力争在正式放映以前赶到不漏看;

四:按照惯例,操场坝被大队提前用石灰线划成小方块,方块里也是石灰字写上“一队”“二队”……“七队”“八队”……,各队的社员对号入座;

五:开演以前,放电影的现场一片翁翁芸芸。有的捉住小孩的手,警告“不要乱走”,大些的孩子,几个十几个一起,跑来跑去“哈哈哈”,大人之间,到处都有打招呼的声音,音量一个比一个大;

六:“漫长”的等等终于过去,手扯发电机一响,全场“哦哦”拍巴掌。电灯一亮,社员观众迅速各归名位,频频回头放演台,看放演员的操作,估算距离正式的时间;

七:先放幻灯片,插一片放一片的那种。或者是放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摄制的时事新闻,比如“珍宝岛英雄赞”,比如“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比如“九.一三林彪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这段放演的目的,其实就是拉长时间等待迟来的观众;

八:电影放演员凭经验,觉得人来得差不多了,就停止放映幻灯,作演前提示或警告:“放演台的机器多,只有一个小方桌,大家莫要挤来摸,损坏机器迢不脱”……反正都是提前编好的顺口溜,与集上的那些假药贩子油滑无异;

九:主要领导在场,大队支书记必须讲话,翻过去扣牛肉,反过来牛肉扣,社员群众恨死他了,但又无可奈何,巴不得他马上得病进医院去,我们早些看电影;

十:终于进入正式,具体类型的电影,大家都能够猜测到八九不离十,反正不是八个样板戏,就是国产彩色战斗故事片,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渡江侦察记、闪闪的红星……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

十一:四十五分钟换片,四十五分钟以内,全场丫鹊无声,换片全场声音一片,夸赞好电影吸引人,吐槽烂电影气死人,分析电影人物接下来的命运,说“龟儿装敌军官的这个人演得好”……

十二:两场电影一完,差不多过了午夜,明天大人还得干活挣工分,孩子还得赶来学校念书,社员群众归心似箭回去补充睡眠。一时间,东南西北的山路上,都能见到火把点点,手电筒光三三两两移动跑动。

用户 用户陈维仁501 的回答

什么场面?非常激动人心,场面壮观热闹。

首先是学生和小孩,只要听说哪天公社放电影队在什么地方在放电影,高兴得奔走相告,生怕别人不知道,如果在本队队,那天下午放学是不会在学校里和路逗留的,必定早早回家,在家里搬上凳子争先恐后地占好位置,有的是连晚饭都不回家吃,等着放影人员的到来。

在生产队劳动的社员,那天下午干劲比往天大得多,争取早点把该干的活干完,争取队长早点下令收工回家煮饭,不误看电影时间,但一般放影队的放影员,还是注意尽量开始放晚一点,照顾无论是近处或远处的人群都能看到开头结尾。

在电影即将开始时,就会发现四周一路路人群,有的打着火把,有的亮着手电,有的提着玻灯向放影场赶来,有凳子的坐在凳子上,没有凳子的就站在坐着人群的后边或边上,凡能看得到的地方就将就一下,但有几多的人,场上总是保持着较好的秩序。

在放电中,没有无故喧哗声,只有掌声,特别是放新闻简报,只要银幕上一出现毛主席的头像,场上会响起雷霆般的掌声。看正片也非常投入,有的带瓜子,很少看见打瞌睡的现象。

当然人们最喜欢的是看反特故事片和战争片,如果遇上不怎么感兴趣的片子,有一部分人就会先后离开,消失在夜色之中。一般情况下都是看得有头有尾,直到银幕出现“剧终”二字才会立刻起身边走边回头,慢慢地离去。第二天,在干活时少不了对昨日电影的故事情节的评论,打打话平伙,感到是一种独特的享受。

几十年过去了,回忆起那个火红的岁月,哪里在放电影就到哪里赶,不怕路远,不怕摸黑,一群男男女女青年班班大白天一起在队上干活,夜下一起去看露天电影,总是谈笑风生,好不热闹,好不开心,露天电影也成就了一批批有情人,值得终生的留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