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用户 中林之木 的回答

都是李鸿章等签和派们弄的,连慈禧都认识到了这样不抵抗不行,她一向西安走后,签和派们又开始张罗了,赔地赔銀子吧,别打了。武昌起义后,隆裕太后一股脑推给袁“大头”了,他又照作,和依然直不起腰杆来。民国政府一直应酬和接续赔,直到新中国才挺直腰杆”不合理条约一律废除”。

|

用户 历史百小生 的回答

1901年,李鸿章拍拍屁股,走了。

1908年,慈禧拍拍屁股,走了。

1911年,大清拍拍屁股,走了。

从1644年多尔衮带兵入关,到1911年溥仪宣布退位,大清统治了中国267年。在这267年的时间里,满清贵族洋洋得意,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最终导致了中国遭受了一段百年的屈辱史。

有人调侃,晚清政府,不是在割地赔款,就是在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的路上。

从1842年《南京条约》开始,晚清政府和列强签订了大大小小30多个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无一例外的都是要求清政府割地,赔款,给予各种特权。

其中最屈辱的就是《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中,日本人狮子大张口,要白银3亿两,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极其附属岛屿,并获得长江及吴淞口岸的航行权。最后在俄国,德国,法国的干涉下,把金额降低到2亿两,并且放弃了辽东半岛。

《辛丑条约》中,清政府需要赔偿11国列强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并且将北京的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不允许清政府驻军,拆毁了天津大沽炮台,并且允许列强在北京和山海关一线驻军。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这些条约的签订,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什么意思?通俗一点讲,就是清政府的半条命都捏在了列强的手里。

自己国家的铁路,要让列强来修;自己国家的矿产,让给列强来开采;自己国家的海关,让给列强来管理;自己国家的长江,列强的军舰自由航行。

终于,武昌起义一声枪响,中国迎来了划时代的辛亥革命,革命党人经过不懈的努力,亲手终结了这个败家玩意儿,大清。

清朝拍拍屁股走了,留给中国人民的却是一堆的烂账,主要包括巨额的赔款和列强的特权。

大清都没了,那这些赔款是不是可以不用赔了,这些特权是不是也可以不承认了?

并没有,新成立的民国政府,将这些烂账一起打包背了下来。

1912年1月1日,中国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成立的当天,孙中山先生就发表了一个《大总统告友邦人士书》,承认了各国列强的特权继续有效,承认民国政府将继续偿还未偿还的债务。

凡革命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革命前以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孙中山《大总统告友邦人士书》

这么明显的一单赔本生意,民国政府为什么要认呢?其实也是出于无奈。

第一:为了获得列强的支持

辛亥革命后,南方各省虽然纷纷宣布独立,但是,大清朝廷依然在北方稳固,袁世凯表面上和革命党人谈判,暗地里却另有阴谋。为了能够获得主动权和话语权,革命党人决定,尽快成立临时政府。

于是,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与清政府南北抗衡。

临时政府虽然成立了,但是革命党人的力量还是很弱小,而且内部也不团结,派系林立,各怀鬼胎,独立的各省虽然名义上属于临时政府,但是孙中山却根本就指挥不动。

为了能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孙中山对各国列强采取了讨好的原则,承认列强的特权,并承诺继续赔款。

第二:钱袋子在外国人手里掌握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给列强的赔款,就主要依赖海关收入,而清政府的海关却长期被外国人给把持。

晚清时期,海关总税务司司长是英国人赫德,他从1861年开始担任这个职位,一直到1908年慈禧太后死,他才离开中国,把持大清海关长达47年。

不过,这个赫德到是一个清官,把大清海关打理的井井有条,海关税收也是节节攀升,除了赔偿列强赔款外,还有不少的富裕,慈禧晚年能够过上奢华无度的生活,海关税收给她贡献了不少。

北洋政府时期,海关总税务司司长是英国人安格联,他从1911年开始担任这个职务,一直到1927年张作霖被死,北洋政府结束,才离开中国。

国民政府时期,海关总税务司司长是英国人梅乐和,他从1928年开始担任这个职务,直到1944年,二战结束前,才离开中国。

这么重要的钱袋子,却一直掌握在英国人手里,即便民国政府不承认赔款,列强们也能从海关收入中自动扣款,你说气人不?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第三:实力不允许

民国政府,说穿了就是大清国的2.0版本,革命的不彻底,比如保留了大清皇室,溥仪仍然以皇帝的身份住在紫禁城内,比如民国政府的各级官员,仍然是大清国的旧臣,江苏巡抚程德全,上房挑下几块瓦片就是革命了,摇身一变就是民国政府的江苏都督了。

因此,刚刚成立的民国政府,实力还非常的弱小,即便是有心推翻列强的各种特权和拒绝赔款,实力也达不到。

更何况,当时北洋政府中的奉系,皖系,直系,哪一个身后没有列强的支持,他们实际上就是列强在中国的代理人,让他们和洋大人闹翻,那不就是要了他们的命了吗?

清政府留下来的烂账,主要包括对各国的赔款和特权,我们来看一下,民国政府是如何处理他们的。

关于赔款

清政府对列强的赔款,主要有《南京条约》的2100万两,《北京条约》的800万两,《马关条约》的2亿两,《辛丑条约》的4.5亿两。

其中,《南京条约》的2100万两和《北京条约》的800万两,对于当时的大清不算事儿,早就已经全款付清了。

《马关条约》有点多,2亿两,当时清政府拿不出来,小日本又要的紧,最后从德国,法国和俄国三国贷款出来,给了日本。

当然,三家列强不是慈善机构,他们肯借款,也是有条件的,俄国获得了在东北修筑铁路的权利,就是后来的中东铁路,法国人获得了广州湾,德国人获得了胶州湾。

唯一没有还清的就是《辛丑条约》的4.5亿两,这个是真的太多了。当时的大清,经过多年的赔款,已经赔的连裤衩都不剩了,是真的拿不出钱。

列强们也不着急,就说:“一次性有困难,那就交年供吧”,最后,这4.5亿两的赔款,就给设计成了39年还款的“年供”型金融产品,本息合计9.8亿两。

从1901年到1911年,10年时间,大清总共赔了列强2.5亿两,还有7.3亿两没有给。

按照《大总统告友邦人士书》的约定,北洋政府继续履行大清的义务,每年按时给列强付款。

但是,在1904年,发生了一件事儿,影响了对美国的赔款。

这一年,大清驻美国公使梁诚,发现了美国的一个秘密,当年的庚子赔款,美国的赔款数是2000万两,但是美国却虚报成3200万两,梁诚果断的揭露了美国的丑陋嘴脸。

事情发生后,美国答应退还部分赔款,但是却不是直接退现金,而是成立了一个教育基金,帮助中国发展教育事业,用这个基金成立了一个大学,就是现在清华大学的前身。

美国这一招很阴险,名义上是退款,暗地里却是一种文化输出和侵略,中国的“公知们”就是这样诞生的。

一战后,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宣布:“德国和奥匈的赔款,我们不给了”。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成立的苏联主动放弃了俄国的那部分赔款。但是,其他国家的赔款,还是照付不误。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这里要重点提一下日本。

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也是其中之一,《辛丑条约》中,日本也获得了赔款,并且一直享受着中国的赔款,甚至是九一八之后,七七事变之后,老蒋依然在给日本付庚子赔款。

换句话说,在日本侵华的前期,他们是拿着中国的钱在侵略中国。

直到1939年,老蒋才宣布不再支付庚子赔款,而这个时候,基本上也已经到了39年的年限了,老蒋啊老蒋,你还真会演戏,年供都还完了,还用你宣布。

从1902年开始到1939年,中国累计支付了6.64亿两庚子赔款。

关于特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列强的特权对中国的荼毒,甚至大于那一笔笔的庚子赔款。日本侵华,就是这种特权的延续和放大。

可能有的人会问,日本是怎么就突然侵略中国了,日本兵是用忍术跳到中国的吗?

其实,日本在侵华之前,已经大量的渗透到中国的土地上了,包括驻军,移民,在中国修建铁路,开采矿山,在中国的航线上自由的航行。

这些,都是当年不平等条约留下的后遗症。

还记得《辛丑条约》的内容吗?允许各国列强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

根据这个条约,日本向中国派遣了一支军队,驻扎在我国的北京,天津,塘沽,秦皇岛,山海关等重要战略要地,这支军队被称为“驻屯军”。发动卢沟桥事变的,就是这支驻屯军。

1905年,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日本占领了东三省南部,为了加强防守,日本从驻屯军中派出了2个师4万多人到关东州和南满铁路沿线,他们被称为“关东军”,就是他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这一笔笔的赔款,一桩桩的特权,北洋政府和老蒋的国民政府,都不敢反对,他们最终都沦为了列强在中国的走狗,事实证明,这群软骨头的走狗,是不可能带领中国走出水深火热的境地的。

直到1949年,伟人一声令下:“废除帝国主义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特权”,中国人民才真正的走出了那一段百年的屈辱史!

用户 史晓生 的回答

清朝留下来的烂账有很多,其中最大的一笔就是“庚子赔款”,连本带息高达10亿两白银左右,但这笔烂账有人替清朝扛下了。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宣统三年十二月(公元1912年2月),清宣统帝溥仪宣告退位,自此,这个统治中原整整276年之久的清朝宣告灭亡,

清朝的灭亡,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同样也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但在这新旧交替之际,清朝遗留下来的问题着实不少。

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在清朝末期,所签署的各类丧权辱国条约,这些条约,不仅将原本属于清朝的领土拱手让人,更过分的,就是清朝为息事宁人,而支付的天价赔偿。

其中最大的一笔,就是在1900年所签署的《辛丑条约》,在这个条约中,清朝一共需要向11个国家支付白银高达4亿5千万两,而由于清朝当时几乎被列强榨干,无奈之下,只得向列强借款,在支付利息的同时,用以进行条约中的赔偿。

通过大致计算,清朝加上利息一共需要支付白银高达10亿两左右,并且,这份高额的赔偿金还必须在39年内还清,为此,清朝皇室不得不勒紧裤腰带来偿还借款,但在1912年,随着清朝的灭亡,这笔赔款也成为了烂账,毕竟东家都没了,谁还能偿还借款呢?

实际上,清朝留下的烂账远不止这么多,还包括不少丧权辱国的条约,但这些烂账,并没有随着清朝的灭亡而消失,反而是有人替清朝抗了下来,直到1938年前后,“庚子赔款”还在继续向列强赔付,其中日本更加恬不知耻,在拿着赔偿的同时还在发动着侵华战争。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自鸦片战争到宣统退位,清朝不是在赔偿列强,就是在签署各种赔偿条约的路上。

公元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为借口,悍然发动侵略,英国以较少的兵力战胜了腐朽的清政府,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就在英国的胁迫之下,被迫在南京静海寺内签署。

《南京条约》的核心内容,就是清政府丧失了部分领土主权、贸易主权以及关税主权,如割让香港、开放广州等五地为通商口岸,同时,还向英军支付两千一百万银元,用以赔偿英国损失的鸦片和出兵的军费等。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讲,这都是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被人家打到家门口,不仅不敢反击,还得陪着笑脸,拿着白花花的银子来弥补对方的损失,简直是奇耻大辱,但是没办法,腐朽的清政府被英国的船坚炮利给打得魂飞魄散,在一心想息事宁人的状态下,花点钱对他们来说真是“好事”。

英国在这次战争中尝到了不少甜头,很快,其他列强犹如苍蝇一般蜂拥而至,而清政府也由此踏上了签署各种丧权辱国条约之路。

根据记载,从1840年到清朝灭亡,清政府在七十余年的时间里,共签署了大大小小的不平等条约高达三十多条,各种条约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赔钱、割地以及开放商埠,总之就是“洋大人”只要不打,怎么着都行。

这其中,《辛丑条约》就是赔偿金额最高、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之一。

1900年,由于义和团声势逐渐浩大,一直被西方列强欺压的清政府就动了心思,打算利用义和团的力量来对抗洋人,慈禧太后也发布了维护义和团的命令,不仅给义和团团民发放饷银,还将义和团的首领大师兄邀请到天津开坛聚众,意图借助这股力量来重创洋人。

但义和团毕竟是民间的散兵游勇,其战斗力实属一般,虽然在最初确实给列强们造成了一定压力,但也成功的将事态推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而发生在6月11日的日本记者杉山彬被杀,以及6月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清军伏击,成为了西方列强发动战争的借口。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以英、美、法、俄、日、意等国为首的国家,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史称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的结果,以清政府完败结束,《辛丑条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迫签署的,因为发生在庚子年,因此也被称为“庚子赔款”。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根据《辛丑条约》的规定,清政府共需要向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挪威共计十一个国家,赔偿各类军费、损失费高达4亿5千万两,这个数字已经不是割清政府的肉,而是直接要将其榨干。

对于这个天价赔偿,清政府自然是一时半会拿不出来,为此,列强们还十分贴心地给清政府制定了“分期付款”的政策,要求按照年息4厘的标准,让清政府在1940年前付清,这样算下来,清政府需要连本带息共支付白银9亿8千万两。

当时的清朝,共拥有人口大约4亿5千万,不算利息,就相当于每一个大清子民的头上,都被摊派了一两银子的赔偿款。

苦难的日子自此开始,清政府为了支付赔偿金,不得不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压力,将赔偿款进行一步步的摊派,由州入县,由县再摊派给各色人等,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各种苛捐杂税愈发增多,老百姓的日子也愈发难过。

最终,在无法忍受压迫和剥削之下,武昌起义在1911年10月爆发,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各地的革命火焰犹如燎原之火,迫使清政府在1912年2月12日,发布退位诏书。

随着退位诏书的正式发布,清朝也宣告灭亡,而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同时,西方列强也在背后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毕竟清政府承诺的赔偿金还并未支付完,这清朝没了,账找谁要去?

按理说,清政府留下的烂账,自然应该是清政府负责,如今大清都亡国了,那烂账也应该是一笔勾销,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西方列强们也不会同意,更不愿吃这个哑巴亏,因此,他们找上了新成立的民国政府,要求民国政府对这笔烂账负责。

民国政府会负责清朝留下来的烂账吗?答案是会,不是想赔,而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赔不行。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首先就是,当时的民国政府,在实力上不允许和西方列强叫板,既然没有实力,那就还是逃脱不了被宰割的命运。

其次就是,民国政府继承了清朝的疆域,既然继承了疆域,那同样也应该继承清朝留下来的债务,不管是否合情合理。

当然,也可以不管这些烂账,但前提是能抗住列强们的催要,显然民国政府不具备这个实力。

因此,在清朝灭亡前,为防止西方势力因利益受损而干涉民国政府内政,同时也是当时形势所迫,在各种因素的权衡之下,民国政府答应即使是清政府被推翻,之前所签署的那些条约依然有效。

换而言之,就是民国政府将这些烂账应下来了。

凡革命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革命前以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孙中山《大总统告友邦人士书》

《辛丑条约》就在此其中,不过,截止到清朝灭亡,清政府已经先后支付了10年的本息,也就是大约总赔款的四分之一,换算下来,留给民国政府的,还有大约7亿两白银左右的债务。

没办法,那就接着赔吧,这一赔就赔到了1938年,期间共支付各国的赔偿金,共计6亿5千2百37万两白银,这还只是《辛丑条约》其中一项,至于其他列强在华的特权,如租界、口岸、关税等,就更不计其数了。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但在1938年前后,各类烂账基本上停止了赔付,不是赔完了,而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各国对华的态度也逐渐转变,同时,由于抗战爆发,赔款自然也不了了之,不仅如此,西方各国也先后开始了退赔。

最早退赔的是美国,早在1908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关于退赔庚子赔款的议案,并发表正式声明,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

引发美国退赔的,是一个不经意的小事情,在1904年,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先生就如何向美国支付庚子赔款一事,与美国方面发生异议,在谈判的过程中,梁城先生发现美国当年存在有虚报赔偿金数目的情况。

因此,在他的不断游说和努力下,美国迫于国际舆论压力,同意将虚报的那部分退回,但美国还是耍了个心机,并没有直接退钱,而是换成了在中国发展教育事业,这就是美国的“庚款兴学计划”。

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部分国家也逐渐停止向中国讨要庚子赔款,或者是进行了退赔,如英国政府在1924年,从已经收到的赔款中,拿出五十万两白银,在山西等地建立西学专斋。

美国和英国的退赔,实际上目的并不单纯,表面上是支援教育事业,实际上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其从文化上侵略中国的目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除了英国和美国之外,在清政府倒台之后不久,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北洋政府作为协约国参战,德国和奥匈帝国因为是战败国,因此其赔款也理所当然的停止赔付。

而其他国家的赔款,基本上也是或者取消,或是用以在中国投资兴办各种教育事业,像苏俄就是在十月革命之后,宣布放弃赔款,法国则是与中国共同成立了中法大学等。

但这其中,最锲而不舍追要赔款的,就是恬不知耻的日本,直到1936年,日本还在讨要庚子赔款,并将赔款用在侵华战争上。

也就是说,在日本已经侵略东三省,开始全面侵华的时候,国民政府还在继续向日本支付庚子赔款,直到被曝光后,才将赔款存到英国的银行账户,让日本无法染指这笔款项。

1939年1月15日,国民政府发布通告,宣布停止支付所有庚子赔款,这一年,已经是《辛丑条约》签署的第39个年头。

根据记载,从清政府开始支付庚子赔款的第一笔开始,截止到国民政府宣布停止支付,前后共支付给列强的赔偿款就有6.64亿白银,即使是扣除美国、英国等一些国家的退赔,实际支付的银子,也有五亿多两,这是一笔天价的赔偿金,其起因,就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除了这些真金白银之外,还有列强与清政府签署了在华特权,包括租界、口岸、关税等,这些损失是无法用钱来估算的,不过,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这些特权也逐一被收回或者被废除,截止到1947年,基本上大部分不平等条约,均先后被废除。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小结:

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让曾经的中国备受欺压,多达三十多条不平等条约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也是西方列强欺压中国的最好证据,虽然清政府最终灭亡,但它留下的烂账,却并未失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积弱的中国还在偿还着不合理的赔偿,不是想还,而是没有实力说不,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不被欺负,唯有自身强大,才能有底气和资格拒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