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梦(原创|赵晓梦:诗歌是最深的乡愁)

视频加载中…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依然有人捡拾珍贵的诗意。现居成都的70后实力诗人赵晓梦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资深传媒人,赵晓梦在繁忙的工作间隙,用诗歌回望家乡小城,回望少年时光,创作出一批优秀的诗歌作品。2017年春,赵晓梦出版他的最新诗集《接骨木》,这也是继2015年他“复出”文坛首部诗集《一夜过后》之后的又一力作,同时也是他个人第6部作品集。

赵晓梦(原创|赵晓梦:诗歌是最深的乡愁)
赵晓梦(原创|赵晓梦:诗歌是最深的乡愁)
赵晓梦(原创|赵晓梦:诗歌是最深的乡愁)

2017年3月18日下午,由成都市作家协会、四川文艺出版社主办的“一棵还乡的接骨木——赵晓梦诗歌分享会”,在成都东湖公园域上和美艺术馆举行。文坛众多名家相聚,一同分享身兼传媒人和诗人的赵晓梦的最新诗集《接骨木》。

赵晓梦(原创|赵晓梦:诗歌是最深的乡愁)

用诗歌寻找精神原乡

赵晓梦是一个充满家乡情怀和故土情结的诗人。

在他的诗行里,处处生长与盛开着植物,“在这雨水的故乡/青草是自由的呼吸/闪着绿宝石光亮的眼睛/在花园的岔路口指引秋天的睡眠”(节选自《地下》);到处奔跑与飞翔着昆虫鸟兽,“只要俯瞰大地的那一弯新月还在/你就能敞开胸膛/为蚂蚁点亮一盏灯”(节选自《桥下》);还有对环境、自然受伤的哀叹,“收割着这些发育良好的玉米/让这片完整的开阔地失去挡风的墙/让卑微的灵魂不至于死无葬身之地/让我伸向大地的手/不再颗粒无收”(节选自《玉米地》)。

赵晓梦透露,“这些年,每当我思念故乡,我就把这种思念之情化作诗句。”如同著名诗人梁平在为《接骨木》作的长篇序文中所说,“这本诗集里的诗有不少我都读过,感觉诗人对自己的故乡没有浅尝辄止,而是用心在深挖一口井,每一注清泉的涌出都有激越之处,你会在激越处触摸到诗人的心跳。”

在故乡正在消逝的时代,赵晓梦用诗歌,寻找到了精神上的原乡。

赵晓梦(原创|赵晓梦:诗歌是最深的乡愁)

耕耘文学初心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文学记忆里,有一批中学生诗人影响很大。其中邱华栋、曾蒙、赵晓梦是其中的佼佼者。1973年,赵晓梦出身在重庆合川盐井镇龙洞乡的一个普通人家。“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便给我讲安世敏传奇、双枪老太婆的故事,在这种民间口头文学的熏陶下,我自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赵晓梦说。

读初中的时候,他的语文老师符正泽,将他引进了文学创作之门。“我把之前听到的民间故事改编后投到《合川报》,并把发表后获得的5角钱稿费拿到符老师面前,没想到他真的又奖励了我5角钱。”初中三年,他先后在《合川报》、《中学生读写》、《重庆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文章,成了合川小有名气的“文学少年”。

初中毕业,赵晓梦因文学才华突出,而被破格招入合川二中,成为该校第一个被破格录取的学生。高中期间的赵晓梦,更加醉心于文学创作,甚至还创办了文学社。他的文学才华再次给他带来幸运,他被西南师范大学录取,成了重庆市第一个文学特招生。

大学毕业后,凭着出色的文学创作经历,赵晓梦成为《华西都市报》社会新闻部的一位记者。在之后20年的职业生涯中,赵晓梦参与报道过不少重大事件,一直干到常务副总编辑。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赵晓梦,任青春与激情在新闻事业上燃烧。

但赵晓梦并没有忘记少年时代起步的文学梦。传媒生涯的第六年,作品集《把门打开》亮相;第八年,报告文学作品集《最后一个问题》出版……2012年,赵晓梦到北京大学进修。在这半年时间里,他暂时从工作中脱身出来。北大未名湖畔的美景激起他写作的欲望,也重新唤起了他的文学梦、诗人梦。短短半年,他写了近10万字的日记,数十首诗歌,用完了23支签字笔芯。

回到成都后,赵晓梦一发不可收拾。2013年赵晓梦加入中国作协,2015年12月21日,诗集《一夜之后》正式结集出版。此后,赵晓梦的作品不但上榜四川省作协“2015年度作品影响力排行榜”,还获得第25届“东丽杯”全国鲁藜诗歌奖、《西北军事文学》优秀诗人、四川省文联《现代艺术》2015年度十大作家等。这位曾经的“文学少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诗人梦想。

在传媒行业高强度的工作环境里,赵晓梦的创作时间只能靠挤:早晨步行上班的路上、茶余饭后的闲暇时候、夜晚书房看书的间隙,一次灵感触发写出两首、三首甚至组诗,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如此一年半下来,124首诗最终汇集成为一部《接骨木》。2016年最后一个月,四川文艺出版社将这些作品公开,共计六辑。

赵晓梦(原创|赵晓梦:诗歌是最深的乡愁)

诗歌写作是自己的事情

赵晓梦的第6部诗集名叫《接骨木》,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也会想起她的名句:“接骨木,我真想以你来命名/世纪病”。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就是赵晓梦为什么会用“接骨木”作为诗集名?

对于这个问题,赵晓梦解释道:“我们都知道,接骨木是一种植物的名称,但接骨木也被视为灵魂的栖息地。我第一次接触到接骨木这个意象,是从茨维塔耶娃的诗中,当时心灵受到的震憾至今仍在回响。所以后来我不仅写了一首《接骨木》的诗,也用它作了这本诗集的名字,我想除了用这本诗集表达寻求精神上的情感安放地,更是向茨维塔耶娃致敬。”

《接骨木》出版后便疯狂在朋友圈刷屏,在各大报刊网站刷屏,并受到马识途、阿来、梁平、吕进、黄怒波、邱华栋、商震、李少君、霍俊明、臧棣、张新泉、伍立杨、李元胜、龚学敏、蒋蓝……等诗坛名家点赞。这种火热,再加上日前由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引出的诗词文化热潮,一些人就理解为,它是诗坛“春天”到来的一个折射面。但赵晓梦对这个观点并不认同。

赵晓梦说:“我一直觉得,诗歌写作是自己的事情。不管是《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也好,或者是《接骨木》在网络上的刷屏也好,这些都跟诗词热潮不是很有关系,因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热闹更多的是诗词朗诵、背诵的热闹,并不是诗歌原创的热闹。《接骨木》这本诗集的出版,得益于朋友和各个方面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而且我觉得诗歌的春天一直都在,在写诗人的心里,在读诗人的心里。”

既然诗歌的春天一直都在,那时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对诗歌有何影响呢?

赵晓梦认为,互联网确实为诗歌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空间,尤其微信的出现为诗歌推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文学的春天来了,可能更多人感受的是诗歌的春天来了,这其实是因为我们有了智能化的手机。很多人现在习惯在手机上阅读,而恰好诗歌的表现形式即短小精悍,就非常适合,它也符合时下碎片化阅读的基本形态。”

赵晓梦(原创|赵晓梦:诗歌是最深的乡愁)

对故乡思念之情是创作的灵感源泉

《接骨木》充满了怀乡气息,比如第一辑“在下面”:《山下》《树下》《桥下》《窗下》《楼下》等等这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故乡。作为本诗集的作序者,梁平也说,赵晓梦在写了这么多年之后,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歌写作路径——他的故乡,那是一口永远挖不完的井。只希望赵晓梦能在这条道路上放慢脚步,为这口井添上属于他的诗意。

那么,故乡对赵晓梦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赵晓梦说:“我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写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东西,所以我观察的自然、生活的故乡、经历的四季、路边的草、随风摇摆的垂柳,甚至我家里的抽屉、洋葱、鱼缸、窗帘等等看得见的东西都进入了我的诗里,成为我写作的诗题或诗歌意象。”“‘故乡’对我而言早已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合川龙洞那个嘉陵江边的小乡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就是我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这些年,每当我思念故乡,我就把这种思念之情化作诗句,幻化成奔跑的群山、蓝色的天空、低飞的白鹭、拉长的影子、折叠的光阴,一如我深扎泥土的内心。”

用一句很贴切的话来说就是,最深的乡愁寄托在赵晓梦的诗歌里。

打算为家乡写一部长诗

赵晓梦(原创|赵晓梦:诗歌是最深的乡愁)

除了诗歌,赵晓梦之前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方面都有创作。随着阅历的增加与丰富,赵晓梦创作肯定也随之而变。“我个人而言,一是诗歌写作方向感更明确,二是诗歌样式更加丰富,写作技巧也更加成熟了。”

“我觉得,写作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因为我的本职工作是做媒体,写诗是‘副业’。反正我是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写诗的时候认真写诗。我现在工作就算是再忙,每个月也会写上几首甚至十几首诗,时间除了挤,还要自己去找,比如走在上班路上。诗歌写作虽然需要灵感,需要才情,但更需要伟大的生活来成全。没人命令你去成为诗人,但生活会让你成为一个诗人——你只需要去做一个生活的观察者、思考者、书写者。”

现在媒体正面临转型发展阶段,赵晓梦表示,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也会写写诗歌以外的包括散文等文学体裁的作品。

赵晓梦还透露,今年自己打算为故乡写一部长诗,现在正在搜集整理这一方面的素材。(读者报客户端记者 何建 摄影|周丽 剪辑|周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