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第一大岛(南沙群岛第一大岛——永暑岛)

永暑岛,原名永暑礁,南沙群岛的一座珊瑚环礁。位于北纬9度37分,东经112度58分,距中国大陆约740海里,据海南岛榆林港560海里,隶属于海南省三沙市。地处太平岛至南威岛的中途,位于南海中央航线(香港至新加坡)和南华水道交汇处,西北距金兰湾约250海里。

2013年以来经过填海造地后,面积约0.9平方公里。永暑岛已成为中国大陆实际控制的最大南沙岛屿,也标志着永暑岛取代台湾当局控制的太平岛,成为南沙群岛第一大岛。

地理环境

南沙群岛第一大岛(南沙群岛第一大岛——永暑岛)

永暑礁

永暑礁呈长椭圆形,分为西南和东北两块,整个礁盘宽约7.8公里,长26公里,面积108平方公里,浅湖形态不明显,水深14.6-40米,涨潮时礁盘没在0.5至1米水深以下,退潮时只露出少许礁石,永暑礁据海南岛榆林港560海里,礁盘成东北西南走向,长约22公里,宽约7公里。高潮时礁盘没在0.5至1米水深以下,低潮时礁盘大部分露出水面。永暑礁主礁盘是西南礁盘,面积约4平方公里。

最近几年东北礁盘在东北疾风的影响下形成两个豆芽形状的沙洲,已经有形成灰沙岛的潜力。

历史发展

1935年,中华民国公布名称为十字火礁或西北调查礁。

1947年,中华民国公布名称为永暑礁。中国渔民向称上“土戊”。有些外文图书称为 Fiery Cross Reef或N.W. (Northwestern) Investigator Reef。

1987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会第14次会议决定,由中国在南沙群岛建立第74号海洋观察站。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选定永暑礁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观察站,立有主权碑,并分别在这一海域的5个礁盘上建立10座航标灯。这批航标灯的结构为钢筋水泥基座,塔身采用玻璃钢制成,塔高7米、直径1.8米。

2014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填海造陆工程。10月16日,按商用高解析度地图网站DigitalGlobe更新的卫星图照片分析,永暑岛主岛的面积约达0.7平方公里。这不仅意味著永暑岛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面积最大南沙岛屿,也标志着永暑岛取代台湾当局控制的太平岛,成为南沙群岛第一大岛。11月17日,商用高解析度地图网站DigitalGlobe更新卫星图照片,永暑岛主岛的面积约达1.3平方公里。

2014年10月16日,世界知名商用高分辨率地图网站DigitalGlobe更新了其卫星图照片。按其最新照片分析,永暑岛主岛的面积同9月底相比有了进一步的扩大,达到了大约0.9平方公里。这不仅意味着永暑岛已成为中国大陆实际控制的最大南沙岛屿,也标志着永暑岛取代台湾当局控制的太平岛,成为南沙群岛第一大岛。

2014年11月05日最新卫星图像显示,永暑礁最新填岛面积进一步扩大,面积达到0.92平方公里,左侧约0.85平方公里;右侧有两块,面积约0.07平

方公里。最长约2400m。

2014年11月17日最新卫星图像显示,永暑礁最新填岛面积进一步扩大,面积达到1.26平方公里,最长约3026米。

2015年1月22日最新卫星图片解析,陆地面积已经达到2.23平方公里,并有进一步增大的可能。

2015年5月,中国公开南沙永暑礁扩建后卫星照片。

基础建设

折叠

主权碑

南沙群岛第一大岛(南沙群岛第一大岛——永暑岛)

永暑礁

永暑礁东北55海里的大现礁,东南50海里的毕生礁,南偏西46海里的东礁均为越南侵占。

永暑礁码头上竖立着醒目的主权碑。这座主权碑由碑座、碑干、碑顶3个部分组成,碑座有3层呈紫红色,标示着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3个大的群岛,面积8.23平方千米,象征着祖国南沙群岛82.3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

主权碑的中心主干部分高1.988米,寓意着我军于1988年进驻;碑干的正面刻着“永暑礁”3个特大红色字样,右侧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沙群岛”红色字样,左侧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二〇〇〇年五月立”红色字样。

碑干的背面镶刻着“永暑礁”3个红色大字,右侧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沙群岛”红色字样,左侧则刻着“海南省人民政府二〇〇〇年五月立”的红色字样。

碑的顶部有一颗大红色的“心”形图案,在“心”形里镶刻着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面特别用红色五星标记着北京和南沙永暑礁的点位,寓意着“祖国在我心中”、“南沙守礁官兵永远心系北京”。

这座主权碑的设计、制作等,都是守礁官兵们自己完成的。当时负责这一任务的,是时任海军南沙守备部队队长、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被人称为“守礁王”的现任海军驻海南某基地副司令员龚允冲,他带领守礁官兵利用施工剩余的材料,制作了这座主权碑。

折叠

观测站

南沙群岛第一大岛(南沙群岛第一大岛——永暑岛)

落潮后露出水面的南沙永暑礁

永暑礁海洋观测站建站准备工作,是在联合国教文组织召开的会议结束后开始的,在这里建设有人驻守的海洋观测站,需要开挖航道,堆筑人造陆地,房屋和直升机平台。在施工中既要战胜自然条件与生活条件等方面的种种困难,还要时刻防备外来的干扰和侵袭,任务相当艰巨。

1987年3月,联合国教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第14届年会讨论了开展全球海平面联合测量问题,要求中国建立5个海洋观测站,其中南沙,西沙各建一个。所获测量资料共同享用。永暑礁海洋观测站的建立,将使中国对全球海平面测量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对今后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1987年4月和5月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分别派船驶抵 南沙群岛海域进行综合考察,重点对十几个无人岛礁进行调查和勘测,海军派出由南海舰队组织的驱逐舰编队进行护卫,最后选定永暑礁作为建站的地点。

1987年8月7号,国家海洋局和海军就建站的时机,位置,规模,可行性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正式报告。10月13日,海军派出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乘南调350船,再次赴南沙对永暑礁进行施工考察,进一步了解永暑礁礁盘的地形地质情况,提出建设设计的初步设想。

1987年11月6日,国务院, 中央军委正式批复海军和国家海洋局,同意在南沙群岛永暑礁建设有人驻守的海洋观测站,并指示:建站任务主要由海军承担,国家海洋局协助完成,交通部工程船只给于必要得支援。

1988年,我国应联合国教文组织要求,选定永暑礁作为海洋观测站。有关报道讲述了永暑礁建站的过程:

1988年2月至8月,海军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决定,在南沙群岛永暑礁建起一座海洋观测站。这个站是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要求建立的。

折叠

通讯站

为解决南沙守礁官兵通信难的问题,总部、海军、南海舰队各级首长机关多次深入南沙各礁调研,提出了在南沙各礁建立手机服务基站的方案。

海军司令部通信部、南海舰队通信处、中国移动海南分公司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精心组织施工,于2010年5月下旬在南沙永暑礁成功开通了手机服务。从此,我国南沙群岛海域首次有了中国移动的手机信号。

中国电信日前在南沙永暑礁举行CDMA3G基站开通和服务提供仪式,标志着中国电信3G网络在三沙市南沙群岛永暑礁正式开通运营。

3G网络开通后,守礁官兵可通过中国电信3G网络与远在大陆的亲人、朋友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通过视频通话见到亲人。

2013年上半年还将陆续开通南沙群岛领海区域内其他岛礁的7个3G基站,为南沙所有守礁官兵及周边渔民提供3G网络服务。

据了解,除中国电信外,中国移动也于2010年在南沙永暑礁建成了第一个移动信息站,并于2011年7月9日实现了移动信号对南沙海域我驻军七礁八岛的全面覆盖。

折叠

其他设备

1988年,我国在南沙永暑礁建立海洋观测站的同时,分别在这一海域的5个礁盘上建起10座航标灯。这批航标灯的结构为钢筋水泥基座,塔身采用玻璃钢制成,塔高7米,直径1.8米。

外电曾报道,我将在永暑礁建一个简易飞机跑道,但没有国内消息证实。

根据外电分析,永暑礁海洋探测站大约可容纳200人,其中包括无线电,雷达和油料及维护人员。建筑包括一个直升机平台,一个4000吨级码头,一座2层楼房,和一个500平方米的蔬菜棚。

海防建设

南沙群岛第一大岛(南沙群岛第一大岛——永暑岛)

1988年1月31日,越南海军661号运输船,712号武装渔船装载着建筑材料和40多人从西礁起航直奔永暑礁而来,被我海军护航编队赶走。

1988年2月,南沙气象条件十分恶劣,每天的风力都在6级左右,浪高达3.5米。大风持续20多天,仍没有减弱的迹象。

1988年2月1日至7日,东海舰队派出的929号登陆舰(舰上设施工现场指挥所,同时负责施工人员的生活保障),南海舰队833号船,南浚613,609号船,南驳42,45号船和登陆艇8535号,以及交通部上海救捞局的浮吊船大力号,半潜驳船重任1号等11艘舰船,满载施工人员和建站器材物资,陆续抵达永暑礁。

海军派出作战舰艇和大型辅助船,对大现礁,华阳礁,东礁,南礁,赤瓜礁,琼礁。奈罗礁,渚碧礁等11个岛礁进行实地考察,同时派出飞机,加强了对南沙海区的巡逻。

1988年2月3日,南海舰队在湛江港隆重举行誓师大会,海军政治委员李耀文,海军副司令员李景及有关单位的领导到会送行。

南沙群岛第一大岛(南沙群岛第一大岛——永暑岛)

永暑礁海洋观测站

1988年2月18日,中国勘查人员刚登上永暑礁东南的华阳礁,越南海军

1988年2月24日,气象稍有好转,但浪高仍在1.5至1.8米之间,大大超过了半驱船作业浪高不得超过0.62米要求。指挥所和上海救捞局的人员决心不再等待,凭借专业技术,终于安全卸下了5艘施工船只。851号扫雷舰和614号武装运输船就进入该礁的西南端,翌日又派出两艘舰船前来骚扰,也被我海军舰艇编队赶走。

1988年2月24日黄昏,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全体人员为抢时间进度,毅然决定试挖航道。由于永暑礁地质坚硬,有些地方挖礁船铲不动,潜水员冒着生命危险,采用在礁盘表面堆放炸药的方式进行裸炸。经过9天的奋战,终于把航道炸开。用挖出来的珊瑚渣堆起了8080平方米的陆地。

1988年8月2日,中国在南沙建立得第一个永暑礁海洋观测站胜利竣工。过去绝大部分礁盘没在水下的永暑礁,如今出现了一片宽敞的人造陆地,上面修建了4000吨级的码头,盖上了房屋,铺设了道路,球场,栽种了椰树,安装了现代化的仪器仪表。

南沙群岛第一大岛(南沙群岛第一大岛——永暑岛)

永暑礁海洋观测站

能自动观测记录水位,波浪,水温,盐度,风向风速,气压,气温等各种水文气象参数,还能将各种气象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储存,打印,并及时通过卫星发往国内外气象组织,为各国来往船只提供可靠的航海保证。

海军在建站的同时,还在渚碧礁,赤瓜礁,华阳礁,南薰礁和东门礁等5个岛礁上,建成能抗12级台风的半永久性的高脚屋,并派人驻守。

1988年8月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给海军发来嘉奖电,表彰建站人员,勉励大家为保卫南沙,建设南沙作出更大贡献。海军司令员张连中,政治委员李耀文1988年8月18日签署通令,号召全海军向参加南沙建站的全体人员学习。

1988年3月14日发生海上冲突中国海军重创了来犯的越军。

2014年10月20日,永暑礁升格为永暑岛,取代太平岛成南沙第一大岛。

中国大陆方面是唯一一个在南沙岛礁上没有建设机场的国家。永暑岛进行的填海工程是中国正在南沙群岛进行的几个填海工程之一,但其规模最大。在对南沙岛礁进行挖泥填海作业前,中国海军曾在永暑礁上搭建水泥平台,但没有人工扩大岛礁。中国在填海而建的岛上搭建水泥平台,大到足以容纳跑道和停机坪。在永暑岛的东面也通过挖掘修建了一个新码头,可以停泊大型油轮和海军舰艇。

扩礁拓恳

永暑礁成扩礁大本营 支撑周边岛礁拓恳

南沙群岛第一大岛(南沙群岛第一大岛——永暑岛)

2014年4月20日拍到的永暑礁卫星图像并未显示该礁两端有关清淤工作正在进行,这说明中国正把永暑礁上的设施当作到邻近礁石进行拓恳活动的大本营。[1]

随着2013年底开始的填海作业不断加速,我国固有领土三沙市永暑岛(原名永暑礁)的面积也在迅速扩大。10月16日,世界知名商用高分辨率地图网站DigitalGlobe更新了其卫星图照片。按其最新照片分析,永暑岛主岛的面积同9月底相比有了进一步的扩大,达到了大约0.9平方公里。这不仅意味着永暑岛已成为中国大陆实际控制的最大南沙岛屿,也标志着永暑岛取代我国台湾当局控制的太平岛,成为南沙群岛第一大岛。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认为,未来永暑岛的面积还有较大可能继续扩大1倍左右,我国在此的政治、军事存在也必然会因此强化,三沙市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将大大改善。

自然资源

折叠

渔业资源

永暑岛海域的鱼类属于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动物区系,分为底栖鱼类、潮间带鱼类、礁盘游泳鱼类和大洋性鱼类几大类,而以珊瑚礁鱼类和热带大洋性鱼类占绝大多数,约占总种数的90%,是我国海洋鱼类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世界性种类有364种,占鱼类总数的68%;分布于太平洋的鱼类有140种,占鱼类总种数的26.17%;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与大西洋共有鱼种类31种,占鱼类总种数的5.79%。分布于西沙海域的300多种热带观赏鱼类中,按生态类群又可分为:①活动性较强的中、上层鱼类;②生活在近底层鱼类;③隐居在礁洞、缝穴和零星礁石下的鱼类;④典型的底栖鱼类;⑤与珊瑚礁体或其他无脊椎动物共生鱼类。

永暑岛礁盘区域鱼类平均生物量为64.9千克/小时,最高生物量为148.56千克/小时(珊瑚岛),最低生物量18.03千克/小时(盘石屿)。若以平均生物量及其所占比例分别大于5.0千克/小时和10%为标准认定优势种类,则其次序为:梅鲷、裸颊鲷、蝴蝶鱼类、鹦嘴鱼类、短鳍鱼舵 、蓝子鱼、石斑鱼类、燕鳐鱼类、紫红笛鲷、鲨鱼类、紫鱼类、鲅鱼类和金枪鱼类等,这些鱼类广泛分布于西沙诸礁盘内。从种类看,最高生物量为鹦嘴鱼类,达75.25千克/(小时·次),主要密集区为甘泉岛、晋卿岛、北岛、东岛等处;其次为短鳍鱼舵 ,生物量38.58千克/(小时/次),密集于甘泉岛、珊瑚岛;再次为裸颊鲷类,生物量为37.60千克/(小时/次),密集于珊瑚岛、全富岛、南岛、甘泉岛等;又次为梅鲷类,生物量31.53千克/(小时/次),密集于全富岛、北岛、东岛、南岛等;又次为蝴蝶科鱼类,生物量15.85千克/(小时/次),密集于七连屿、晋卿岛、盘石屿等。

永暑岛区域游泳鱼类平均生物密度达168.38尾/小时,最大密度为329.00尾/(小时/次)(出现于全富岛),平均密度比外海高,从种类看,梅鲷类生物密度最高,达143尾/(小时/次),占渔获比例为55.64%,主要密集于东岛、永兴岛、七连屿等海区;次为裸颊鲷类,生物密度为54尾/(小时/次),占渔获比例19.83%,主要密集于中建岛、七连屿、金银岛、珊瑚岛、全富岛等海区;又次为蝴蝶鱼类,生物密度为47.76尾/(小时/次),密集于盘石屿、北岛、晋卿岛、南岛等处;再次为石斑鱼类,生物密度为27尾/(小时/次),密集于七连屿、金银岛、中建岛等处;鹦嘴鱼类,生物密度25.79尾/(小时/次),密集于晋卿岛、北岛、永兴岛等处。[3]

折叠

矿产资源

永暑岛海底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矿藏,包括铁、锰、铜、镍、钴、铅、锌等数十种金属元素和沸石、珊瑚贝壳灰岩等非金属矿产,以及热液矿床。

未来发展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认为,未来永暑岛的面积还有较大可能继续扩大,预测将会达到2-3平方公里,中国在此

的政治、军事存在也必然会因此强化,三沙市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将大大改善。未来可能会同时容纳军事和民用设施。尚无证据表明中国打算把这个人工岛变成海军基地。为那些在南海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提供补给和庇护,从而加强民间势力在该地区的存在。可以让那些在该地区从事石油钻探工作的人生活得更轻松。渔船也可以在此停靠,不必再千里迢迢赶回海南。

永暑礁将被重新命名为岛屿,虽然这将涉及国际法,并且比较复杂。永暑岛现阶段是民间以及部分媒体说法,官方并未正式改名。

自2013年底以来,中国在南海诸岛的填海作业不断加速,施工岛屿的面积也在迅速扩大。永暑礁填海区域面积已经超过了1.3平方公里,填海区域的结构和机场跑道非常类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