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个普通地主的每日生活是怎样的?

以前地主过得也不好,以前的小康,小资和现在不能一概而论,过得未必比现在的穷人好,现在的穷人还能天天吃肉呢。

我家广东小县城,家里以前是开杂货铺的,卖粮油酒醋这类,斗地主时也给划地主了,还拉我爷去批斗。

我爸是41年生,听我爸说那时我家开商铺,商铺是租的,住的房子有几百平方,存款有大洋几千块,我奶奶妯娌4个,娘家不是地主就是做生意的,算是门当户对。每个人配一个妹仔(婢女),专门带小孩,因为房房都生好几个小孩,自己带不过来的,这样子看来条件还是不错的,至少是大户人家。

但就这样子的条件,我爸说他小时候(解放前),家里早上,中午都是吃稀粥,配菜就咸菜,或者腌好咸的小鱼头,或咸鱼仔,我那边近海,所以鱼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咸鱼头更不值钱,但总归是晕菜了,妹仔主家吃同样的饭菜,只有晚上才煮白饭吃,毕竟十几二十张口即使每天吃粥也要开支不少。

我爸说以前我奶奶一到煮粥时候,附近的饿小孩就拿碗跑过来守着,我奶奶有时候看见可怜就会打点粥水给小孩子,有时给她婆婆看到了,就会骂,怎么说长贫难顾。

然后说到吃肉,就别妄想了,就过年过节能吃。

后来解放了,有黑心人举报我家是地主,拉我爷爷去批斗,有些人为我家说情,后来就放回来了,但祖宅不给住了,赶了出来,后来我家就花光了几千大洋把商铺买了下来安家,到现在,祖宅还给以前那些穷人的后代瓜分着,乱七八糟建了不少房子,可叹!

热心网友回答

不说别人,说说俺家吧,奶奶说俺家有一百六十多亩田,那个时候都上农家肥,水稻收成底,一亩田也就收三四百斤粮食,家里有二个长工,一个照顾田地,一个放俺家的四条牛代做杂活,家里有一口十五亩左右大的水塘,天干时抗旱,平时养鱼,每当家里来客人时我爷爷就背着打渔网走塘埂上打一遍网,中午就有菜了(塘现在还在,每年过年时可以拉千把斤鱼大家分)家里因为每年可以收几万粮食所以就开了个烧酒坊,酒对外大量卖,自己家随便喝,俺爷爷每天早上起来吃的早餐是奶奶烙的油馍和稀饭汤,下饭菜是奶奶做的老咸菜也没有什么油,每年杀一百多斤的猪一到两条,二三十斤猪油全家十几口人吃一年,听奶奶说那时候俺太爷爷就知道省钱买田,一日三餐咸菜,青菜是主菜(来客人吋除外’,可见那个时候地主家买田买地也是自己刮牙花子从嘴上省下来的钱。

热心网友回答

我家是山东的,听我母亲讲。她们村有一个周姓地主,家里到临近解放时攒下了280亩地,按照当时的政策,够得上大地主的成分。周家有四个儿子,加上老头算是五个壮劳力,前面三个儿子老头没让上学,三个儿子加老头一门心思在家务农,只有四儿子在县城读书,说是在中学就加入了地下党,中学毕业后跑到山里参加了八路军。到48年底,老四带着两个警卫员回到家乡。劝他爹娘和三个哥哥把地分给村里的穷人……一家人都不同意,特别是他父亲和大哥拼死反对……老四一看好说歹说就是说不通。突然从腰里拔出手枪,子弹上膛枪口顶上他大哥的脑壳问:咱家的地你们到底是分?还是不分?如果同意分,咱们还是一家人,如果不同意。我先一枪崩了你,从此咱就是两路人!

这时他爹“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声泪俱下的说:“儿啊~别人家的事咱不知道,咱家啥情况你不清楚?为了给你哥几个多攒点家业,每年秋收过后咱家都要开个家庭会,这是从俺爹那时候就兴下来的规矩。每年我都要问你们,今年收成还行,现在就问馁哥几个,咱明年是继续喝稀的还是吃稠的?如果喝稀的,咱家今年收的粮食卖了可以置二亩地。如果吃稠的,那明年咱家就买不了地了……馁哥几个都答应喝稀的。咱家的地就是这么一点一点攒下的。记得不?馁隔壁二婶子家的鸡飞到咱墙头,馁爷爷拿土磕垃拽鸡,土磕垃扔到馁婶子家去了,他都心疼的吃不下饭……”

据说。后来周家的四儿子又来了几趟,给家里讲革命的道理和全国的形式。最后在临解放的前夜把地都分给了村里的穷人。解放后划成分。周家被划成开明地主,在后来的历次运动中都没有受到牵连……

(本回答属于原创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