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邪教不能成功

什么干都是败

守住两湖不流窜

可以再支撑一下

热心网友回答

石达开有4次选择,选对一次,太平天国将会是另一番景象。可惜,石达开缺乏“大格局”,每一次选择都是错误,将自己带进了深渊,兵败大渡河畔。

一、回京“勤王”,与韦昌辉联手,稳定局势

1856年10月,南京传来消息:“北王杀人太多,滥杀无辜,局势不可控”。石达开心急如焚,找来张遂谋、曾锦谦商议,究竟如何是好?

石达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听闻杀戮太多,翼王与张遂谋、曾锦谦三人狼狈赶回京师,商议免杀之事。”

从忠王的自述中,可知石达开并没回京“勤王”,而是留在武昌洪山大营。诛杀东王杨秀清,是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三人一起策划,他们是盟友关系。

杨秀清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经常杖责韦昌辉、石达开,羞辱洪秀全,引起了大家的愤怒。杨秀清被杀,咎由自取,为自己的专横买单

但是,诛杀杨秀清容易,如何妥善处理后事,问题就很棘手了。杨秀清,不但手握重兵,还能代“天父”传言,是太平天国信仰的纽带,地位很特殊,没人愿意承担诛杀东王的责任。

1856年9月,洪秀全向韦昌辉、石达开发布“勤王”令。此时,韦昌辉在江西瑞州,石达开在武昌洪山,两人距离京师的路程差不多。但是,石达开耍了小聪明,在张遂谋的劝说下,按兵不动。

韦昌辉独自回京,率3千兵马“勤王”,虽说大事告成,自己也陷入孤立。洪秀全不想承担诛杀东王责任,没有立刻颁布“圣旨”,承认事变的合法性,韦昌辉成了太平天国的“公敌”,杀害“天父”的凶手。

按照协议,“只杀东王,及其兄弟三人,原清、辅清,其余皆不得多杀”。因石达开没有及时回来“勤王”,协议注定无法遵守,事态扩大化不可避免。

没有“圣旨”,韦昌辉无法解释杀杨秀清的原因,东王的余党也惶恐不安,双方势必大战一场。此时,留在京师的东王兵马7千余人,装备精良,在傅学贤的率领下,与韦昌辉开战,若非秦日刚赶来增援,韦昌辉就是输家。

石达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既然撕破了脸皮,韦昌辉只能大开杀戒,诛杀异己,确保自己安全了。韦昌辉的滥杀,数万太平军将士相继卷入内斗,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便宜了清军。

如果石达开足够明智,大局观强,就不应该听从张遂谋的“昏招”。石达开应该赶回南京“勤王”,与韦昌辉联手行动,尽量确保“只杀兄弟三人,其余皆不得多杀。”

石达开回京,翼王、北王兵马加在一起,碾压在京的东王力量,傅学贤也不敢轻举妄动。韦昌辉、石达开联手,向洪秀全施加压力,得到“圣旨”的可能性非常大,事变合法化解决,岂不美哉。

退一万步讲,韦昌辉就算想滥杀,也得考虑石达开的态度。韦昌辉、石达开、东王余党三足鼎立,单打独斗,谁都奈何不了谁?如此,大家只能坐下来商议,各自妥协,维持太平天国内部平衡,稳定局势。

二、在安庆督师,节制天下兵马,效仿王敦、桓温、刘裕

石达开的“故意迟到”,将韦昌辉、东王余党推向了绝境,双方相互厮杀。石达开回京时,又将韦昌辉一顿数落,导致矛盾白热化,盟友兵戎相见,翼王一家老小千余人被杀。

韦昌辉“疯狂”,终究挡不住来自各方面的攻击。1856年12月,韦昌辉在众叛亲离中走向灭亡,被洪秀全斩下首级,尸身悬挂在城门上,不许他人拿下来。

北王的“首级”送到安庆,石达开亲自检验,方才停止进兵。随着杨秀清、韦昌辉相继出局,“首义五王”中仅剩下翼王石达开。再则,石达开躲在武昌,没有直接参与“天京事变”,人设形象相当完美,自然能回京辅政。

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群臣商议,翼王回京辅政,人心欢悦”。石达开得到朝臣的拥戴,他众望所归,是太平天国新一任掌舵者,前途一片光明。

遗憾的是,洪秀全、石达开之间已经没啥信任了。石达开回京后,立刻诛杀天王的亲信陈承瑢、秦日刚,让洪秀全没了安全感,彼此矛盾尖锐。陈承瑢、秦日刚虽然有错,但石达开当着群臣之面,“强迫”洪秀全动手,也是不应该。

石达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1857年5月,石达开受不了洪秀全的掣肘,干脆离开京师,带着10万兵马出去单干,这更是一大错误。此时,石达开正确的做法,就是留在安庆,节制天下兵马,掌控太平天国军政大权。

都知道,洪秀全是虚位元首,没有实际权力,石达开人际关系也不错,压根不用担心成为杨秀清第二。当然,天京城内情况复杂,也难免遭遇不测,坐镇安庆则没有这个忧虑。

安庆,石达开的大本营,翼王经营多年,根深蒂固,是创业的理想之地。纵观历史,掌握朝政大权的大将、名臣,都是采取“遥控”方式管理,自己回到大本营居住,处理文件;京师则安排亲信监视,密切监视朝廷,随时汇报工作。

尔朱荣、王敦、桓温、刘裕,无不是如此。刘裕建立“宋朝”,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没有站稳脚跟之前,一般都不会久留京师,而是去京口办公,开设“小朝廷”。

石达开去安庆,没有脱离太平天国,则人心就不会乱。此时,石达开以“首义五王”的身份节制各路兵马,处理太平天国军政事务,谁敢不从?韦志俊、陈玉成、林启荣、李秀成等名将“心有所属”,也会相互配合,湘军进展不会那么顺利。

三、快速进入四川,不要犹豫,不要攻打宝庆

石达开负气出走,不懂得见好就收,洪秀全屡次派使者来“求和”,翼王就是不回京,也不留在安庆。张遂谋,一个“蹩脚”谋士,终于将翼王石达开带进了死胡同;石达开出走,张遂谋“功不可没”。

离开太平天国这个平台,创业就不顺利了。韦志俊、林启荣、黄文金、陈玉成、李秀成等名将都不愿意跟着石达开,而是留在太平天国。没有名将加持,没有队友配合,石达开的“战绩”就可想而知了。

1857年8月,石达开离开安庆,进入江西作战,毫无成绩,损兵折将。旋即杀入浙江,在衢州城下打消耗战,与清军死磕三个月,灰头土脸,屡战屡败。

石达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浙江受挫,石达开立刻进军福建,又跟杨辅清起了冲突。杨辅清离开福建,杀入江西、皖南,重新回到太平天国怀抱,册封为中军主将。石达开在福建,非但不能开拓基地,连杨辅清打下来的地方,也全部丢失。

江西、浙江、福建都行不通,石达开决定进入四川,效仿刘邦、刘备,在川蜀地区建立根据地。川蜀地区,物资丰饶,周围地势险要,是建立霸业的理想之地。

李蓝西南起义横扫云南、贵州、四川,清军元气大伤,各地起义风起云涌,为石达开提供了绝佳条件。石达开进入四川,收编各地起义军,扩大势力,也是一招妙计。

进军四川没错,这是正确的战略决策,但石达开太糊涂,非要停下来去攻打一座毫无意义的城市——宝庆。兵贵神速的道理,石达开不懂,也不知道汲取经验教训,碰得头破血流。

宝庆,湖南邵阳市,是湘军的桑梓,岂能轻易攻破?太平军攻打宝庆,湘军一定会全力以赴,从四面八方赶来增援,甚至从江西、安徽、湖北战场返回,守住自己的家业。

再则,宝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夺取城池谈何容易?要知道,太平军的攻坚能力非常差,石达开缺乏重武器,夺取城池只能靠“围困”,打消耗战,压根就行不通,衢州惨败的教训,石达开估计忘记了。

退一万步讲,即便拿下宝庆又如何?湘军焚毁粮食、物资,太平军只能得到一座空城,无法得到补给,还遭到清军反包围,也许惠全军覆没。1854年,曾立昌率兵增援北伐,就是因为攻打临清,遭遇反包围,全军覆没。

攻打宝庆是个败笔,石达开在城下死磕3个月,与湘军打持久战,拼消耗。李续宜、刘长佑等率湘军精锐相继抵达,从外面包围太平军。石达开作战失败,太平军损失过半,只好逃到广西避难。

宝庆之战失败,石达开不但损失众多兵马,个人威望也一落千丈。此时,石达开成了“战五渣”,部将对他失去了信心,怀疑翼王的军事水平,纷纷离他而去。

石达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1860年,包括汪海洋在内的七十多位将领,带着裹挟而来的二十万杂牌军北上天京,石达开差点成了孤家寡人。就此而言,宝庆之战是个败笔,如果能放弃攻城,直接进军四川,结果将大不一样。

四、抵达大渡河时,立刻渡江,夺取成都

广西“流浪”的日子,石达开颠沛流离,在柳州差点被清军打死。童容海、汪海洋等70多位将领,率领二十多万杂牌军北上后,石达开心灰意冷,有了退隐山林的打算,终了一生。

退隐山林,无疑是个笑话,石达开战争多年,死于他手中的封疆大吏众多,清朝岂能放过他呢?此时,广西“大成国”起义失败,将士纷纷投奔太平军,加上赖裕新等人的支持,石达开重新鼓起勇气。

1861年,石达开四处招兵买马,得到6万大军,声势大振。想当年,李自成仅剩下18个骑兵,在商洛山东躲西藏,也能东山再起,灭了明朝。如今,石达开手握6万大军,何愁清朝不灭,翼王信心满满。

推翻清朝,广西不是理想基地,这里“土客矛盾”尖锐,太平军不受欢迎。广西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赤地千里,也没足够的粮食支撑石达开的宏伟大业。想来想去,石达开还是选择了四川,效仿刘邦、刘备的故事。

选择四川没有错,这里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足以支撑太平军生存下来。再则,湘军主力在湖北、安徽、江浙与陈玉成、李秀成死磕,无法分兵四川,况且这里不是湘军的“老家”,他们也不会拼命相救。

留守四川的清军,以绿营为主,不堪一击。如果能抓住机会,夺取成都,招纳当地起义军,石达开还是能有一番作为。可惜,石达开在大渡河畔犹豫不决,为了给刚出生的儿子庆祝生日,痛饮三天三夜,错过了渡河的最佳时间。

石达开错过了时间,清朝各地的“土司”兵云集大渡河,局势急转直下。绿营军打仗不行,但“土司”兵相当强悍,元明清时期,中原王朝的许多劲旅,都败在他们手下。

石达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前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后面是“土司”追兵,石达开进退不得,又没有决一死战,血战突围而出的勇气,只好选择“请降”。1863年6月,石达开前往清军大营“请降”,骆秉章将他凌迟,放下武器的数千太平军将士,也被处死。

从天京事变到兵败大渡河,石达开有4次选择机会,可惜都抓不住,否则太平天国将会是另一番景象。石达开能打仗,是建立在杨秀清全盘调控之下,翼王本身缺乏大格局,以及孤注一掷的魄力,败亡不可避免。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热心网友回答

我的老师罗尔纲先生是太平天国史研究大家,他生前一直坚持认为,石达开正确的做法是要么不“远征”,要么在“远征”遇阻后仿效其部下吉庆元、朱衣点等回归天京,“求得天王谅解”,当时我年轻气盛,没少因此和罗先生争执,因为在我看来这是根本行不通的。

为什么行不通?

正如李秀成所言,洪秀全“被东、北王弄怕”,非常猜忌手握辅政大权的昔日“胞与”,即在上帝教体系内和自己同样是“上帝之子耶稣之弟”的首义诸王,惟恐他们仿效杨秀清、韦昌辉,让自己重演昔日被架空、险些被夺权的一幕。而且这种担心最明显的特点,是宽待死人、苛待活人,曾经“逼封万岁”的杨秀清死后两年就被彻底平反,头衔甚至比生前还高,差点要了他性命的韦昌辉1858年后的批判也明显缓和,但活着的石达开却被安王、福王架空,在他出走后则不断被暗中削去“天父第六子”、“圣神电”、“电师”等和神有关的头衔,最终完全降为一个凡人。同样,被捧上神位的杨秀清,其继承人的地位被洪秀全幼子洪天佑占据,而杨秀清的亲子除一人外都被杀死,仅有的杨天照明明就躲在太平军两次占领的杭州,其庇护人杨水娇却绝不“认祖归宗”。杨水娇曾经是女官最高职位——女军师,谙熟宫廷内幕,她这样做当然是知道,洪秀全的“给杨秀清平反”完全是叶公好龙,他绝容不下一个活着的真正“幼东王”威胁到自己的神圣地位。因为这个道理,只要石达开不死、不走,他和洪秀全间就永无宁日。洪秀全可以容忍李秀成、陈玉成等异姓,是因为后者始终是凡人,是晚辈,而石达开是同辈兄弟,也是一度被广为宣传的上帝儿子、耶稣胞弟之一,天京之变后,这两人已很难共处了。

那么,如某些人假设的那样,他取洪代之或出走后自立为王如何?更糟。

太平天国是一个建立在上帝教教义基础上的奇怪体系,这个上帝教的体系核心,是天父天兄天王和“父子公孙”的一套,尽管前后期侧重点不同,但主要脉络就是“天父天兄”授权自己的亲子、亲弟洪秀全为“天下万国万方真圣主”,建立人间的太平天国,而这个人间的太平天国又要由“代代幼主”继承,因为幼主不但是洪秀全的亲子,还是“天兄”的养子。这个体系因为从金田到永安的军事奇迹而被百万之众接受并相信,只要这种迷信不坍塌,洪秀全就会是太平天国的“共主”,就连拥有“代天父传言”特权的杨秀清都无法撼动,他看似手握大权,“天父附体”时可以父亲身份打洪秀全屁股,但一旦回到杨秀清身份,就仍然抵不过洪秀全的一次密谋。石达开是上帝教构建的神学体系中地位最低的“神人”,由他来取代洪秀全则整个神学体系都会崩溃,如果彻底推翻这个神学体系,他“义王”的人设又会破产,无论哪一条都足以让元气大伤的太平天国陷入灭顶之灾。

同样,他远征时是打着“出师再表真”,即自己忠心对待天王、天王却无端猜忌排挤的旗号出去的,并以此博得广大军民将佐同情,不但追随者、即便未追随者也“恋恋不舍”,一旦独立称王,等于宣布自己当初说的都是瞎话,同样会引发远征军的信仰危机和大混乱,其后果不堪设想。

投降清朝?别逗了。

清朝对“发逆”,是越资深的越不能信任重用,因此原来只是先锋的程学启、原本不过外围或散卒的张国梁、冯子材、丁汝昌、桂锡珍都得到重用,原本职位较高的陈炳文、邓光明、蔡元隆、马融和、丁太阳等则处处憋屈。太平天国降将中地位最高、离上帝教“神学圈子”最近的,是韦昌辉亲弟、右军主将定天义韦俊,他以池州降清,投降后卖力死战,夺取枞阳一役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太平军后期头号主力——陈玉成部最精锐的赤岗岭四垒守军全军覆没的命运,说太平天国在这一刻被判了死刑也不为过。但在清廷和曾国藩的双重猜忌排挤下,立下大功的韦俊最高也只升到副将,且升他做副将的目的居然是给他戴顶高帽子退休。石达开在太平天国“人学”和“神学”体系中地位都在韦俊之上,他会混得比韦俊好么?他可是“真天命太平天国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石”啊。

石达开在天京事变后最佳选项,是对洪秀全和天京敬而远之,即继续打太平天国旗号,承认洪秀全的地位,但不进京、不辅政,专意经营自己的安徽、江西地盘,让天京吸引清方注意力,掩护自己向两湖扩张,把内部矛盾留待以后。这样自己不用冒险,洪秀全也投猫忌器不敢发作,清方目睹太平军内部不乱,同样无隙可乘,形势会好得多。

既然已经入京、辅政、出京,覆水难收,“远征”也不失为一个中策,既保全自己,也给洪秀全一个台阶,事实上远征期间洪虽然做了很多手脚,但至少在“凡人”层面上还是给石达开留下分寸,双方没彻底撕破脸。但“远征”皆大欢喜的前提,是石达开不能吃败仗,不能丧失发展势头,否则那些希望跟着他攀龙附凤的部下就会离心离德,即便不投降清朝也会找借口“还朝”,因为天京能给他们更高的名分(从广西“还朝”的童容海自己提拔自己做六爵中第四等的燕爵还引来同僚不满,和天京李秀成部回合没几天不但自己名正言顺做了六爵第二等的安爵,连不满他的同僚也提拔成第三等福爵,一年后童容海更升到主将、义爵甚至保王,那些不满他的同僚中也有好几个后来封王的——道理很简单,翼王属官体系中最高的爵位也就是燕爵而已,做天王家臣的家臣,当然不如直接做天王家臣前途远大。

而要想避免更多失败,石达开就不应该远离太平天国核心区域发展,而应该继续以江西、两湖等靠近太平天国核心区域的地方扩张势力,这样虽然容易受到天京和洪秀全的掣肘,却减少了自己发展的阻力和风险,只要自己始终保持旺盛势头,后来导致死局的内部分崩离析就不容易发生。

史实却正好相反:为避免和洪秀全的纠缠,石达开先离开自己经营多年的安庆渡江南下救援江西,又在江西战局不利情况下东越仙霞岭,试图和另一路与天京分道扬镳的太平军,即杨秀清义弟杨辅清部合作,经营浙南和福建,不料他到了浙南、福建,杨辅清却被洪秀全用高官厚禄吸引过去,放了他的鸽子,迫使他不得不仓猝改变计划,经赣南西取湘军云集的宝庆,并从此踏上一步错、步步错的不归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