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行吟图

国画巨匠傅抱石曾说:“我比较富于史的癖嗜,……对于美术史画史的研究,总不感觉疲倦,也许是这癖的作用。因此,我的画笔之大,往往保存着浓厚的史味。”也许在中国绘画史上以历史为镜来创作人物的不在少数,而能做到像傅氏那样高度的却几近绝迹。端午节刚刚过去,今天我们就一次欣赏下傅抱石的名作《屈子行吟图》。

艺术品简介

屈子行吟图-1

傅抱石《屈子行吟图》1953年作

画家将屈原置身于一个烟波浩渺、无边无际的湖边。加之秋苇、水草的荒凉,将气氛渲染得非常悲壮。屈原眼窝深陷,但却精气逼人,披散的长发和宽大的袍袖在江风中飘荡,深沉伟岸,忧思重重。

屈子行吟图-2

傅抱石《屈子行吟图》局部

在人物刻画上虽然内敛,却把屈原愤世嫉俗的孤高品性,威武不屈的铮铮骨气,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抱负,奔放的诗人气质,纵有报国之才、效国之志却不得重用的惆怅,看穿楚国的未来结局却又无力回天的悲悯,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对屈子“钦慕之,想象之,心摹而手追之”,在平淡质朴的画面上不经意流露出画家的内心向往。

创作背景

屈子行吟图-3

(中国邮电部于1953年12月30日发行的一套纪念邮票,全套4枚,主要是为了纪念中国诗人屈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作家拉伯雷和古巴作家马蒂。)

本幅《屈子行吟图》创作于1953年,恰逢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将屈原作为年度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号召全世界人民开展纪念活动。为呼应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文化部决定由郭沫若、游国恩、郑振铎等人组成“屈原研究小组”,收集、整理屈原作品。

屈子行吟图-4

傅抱石受到了全国纪念屈原气氛的感染,开始了《屈子行吟图》的激情创作。

“抱石”之名,竟与屈原有关?

屈子行吟图-5

日本留学时的傅抱石(上)与老师横山大观(下)

傅抱石与屈原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学时期就对屈原着迷,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曾临摹过老师横山大观的《屈原》,除了受老师的影响,他对屈原的热爱究其原因是对屈原人格魅力的敬重。

后来他改名为“抱石”,这里的“抱石”两字大概是取自司马迁《史纪·屈原列传》之“(屈原)抱石自投汩罗”。

天才为天才传神

傅抱石笔下的屈原

屈子行吟图-6

傅抱石《屈原图》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绘画史上为屈子造像的代不乏人,传神阿堵的当属抱石斋主人。“心仪其人,凝而成像。所谓得之于心,然后形之于笔也。”

傅抱石笔下的屈原,或啸吟或踟躇、或浪漫或沉郁,或唯我或唯众,或不羁或无为……万种风神,尽摄毫端!

屈子行吟图-7

傅抱石 《屈原》1942年作

比如傅抱石1942年创作的《屈原》一图,是现在所能见到的傅抱石较早的人物画之一,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馆。画面上屈原披肩散发,身着素衣,独立江畔而失魂落魄,身后是芦苇丛生的江潭泽畔,前方是苍茫浩瀚的汨罗江水,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十分映衬“屈子泽畔行吟”的意境,形象刻画了屈原投江赴死之前的神态。傅抱石“屈子泽畔行吟”的绘画灵感亦来自于《楚辞·渔父》的典故,这幅画也表达了他在国家危亡之际,宁死不屈的爱国心志。整幅画用线高古,有六朝遗风,屈原的衣纹线条柔劲,毫无粗细轻重变化,一气呵成,圆转的线条颇显人物的风神。

屈子行吟图-8

傅抱石《屈子行吟图》1944年作

再如傅抱石1944年作《屈子行吟图》,和之前的1942年作《屈原》有同工之妙。画中屈原身着长袍,蓄发长髯,腰佩宝剑,缓步行吟于泽畔,神情低落,但右手正欲握宝剑之状,又显出一种坚韧不屈。人物以圆润、纤细、绵长的线条绘出,面部深情精确而生动,衣纹飘逸,发须以散锋重墨画出。岸边杂草和水上波浪以“抱石皴”皴擦而成,一些杂草直接以中锋画出,力透纸背,充满动感。整体既反映出屈原在江边徘徊时的复杂情绪,亦折射出画家在战乱中的愤慨和忧虑。

两位艺术大师的合璧之作

屈子行吟图-9

郭沫若等人观看傅抱石作画

1942年,正值日本侵华的黑暗时期,很多知识分子将屈原作为爱国主义的象征进行文学艺术创作。郭沫若在重庆撰写了五幕剧《屈原》,与他同住金刚坡下的傅抱石很认同郭沫若的观点,开始画屈原《楚辞》和《九歌》中的一些故事。郭沫若在见到傅抱石1942年创作的第一幅屈原像后,有感而发,再次创作了一首长诗唱和,并与傅抱石画作合成双璧。

屈子行吟图-10

郭沫若题诗 局部

本件《屈原》曾被傅抱石悬挂在家中(右上角)

1953年傅抱石再次创作了屈原图,他对这件作品更满意,并且将郭沫若当年的长题裁下来,重新装裱在了新作品——即本件《屈子行吟图》,后来一直挂在傅抱石先生家的客厅里,可见傅抱石之于本件《屈子行吟图》的珍爱和重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