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一二三四五的故事(卓文君司马相如的典故)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在古代,能够遇到这样的人生四大喜事,那真是无比幸运的事。可是,往往金榜题名时,都能听到负心人的事情。其中,汉武帝时期的司马相如便是如此。他用仅仅十三个字的休书,放弃了自己的糟糠之妻。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

所谓诗词歌赋,其中的赋也是我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汉代时的赋刚刚兴起,而其奠基人就是司马相如。在近代,鲁迅先生也曾称赞过司马相如所写的赋。可这样一个着似风度翩翩,文采出众的人,竟然辜负了自己的糟糠之妻。

司马相如的妻子叫做卓文君,是一个富家小姐。一次,司马相如去卓府做客时,因表现出出众的文采,以及琴艺,赢得了卓文君的青睐。古代的女子表达爱意都是十分含蓄的,那种脉脉不得语的氛围在两人之间围绕。不过,很快作为男子,司马相如通过卓文君的侍婢,两个人终于联系在了一起。

卓文君一二三四五的故事(一二三四五的数字诗)-1

可是,卓文君的父亲并不同意司马相如与自己的女儿交往,认为他只是一个穷书生,没有任何值得托付女儿的优点,就断然拒绝了。古代的嫁娶,都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卓文君父亲这样的决定,让相爱的两人似乎走到了末路。

不过,很难相信,卓文君竟然是一个有魄力的女子。父亲不同意之后,她就带着司马相如私奔,去投靠其他的亲戚。而在生活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卓文君也丝毫不觉得困窘。她可以为了爱放弃自己曾经矜贵的生活,自然有心理准备做苦活累活维持生计。

之后,卓文君的父亲心疼女儿做出如此牺牲。将他们带回来,给予卓文君丰厚的嫁妆,让小两口的日子过得更加富裕一些。

卓文君一二三四五的故事(一二三四五的数字诗)-2

司马相如移情别恋

事实证明,卓文君曾经做出的牺牲都是不值得的。司马相如最终还是抛弃了她,转而娶了别人。司马相如其实是一个有能力有抱负的人,他不可能一直和卓文君过着这样的富裕且毫无波澜的生活。最终,他还是和卓文君商量去追求功名了。

这边卓文君作为妻子,自然懂得丈夫的抱负,虽然舍不得,但还是送别了丈夫,一心一意在家里等他。之后,司马相如就投入求取功名的路程。

有能力的人最终还是会被伯乐发现,更不用提司马相如所在的朝代的统治者是汉武帝。这样一个开创了汉代一片盛世的帝王,自然是知人善任的人物。对于司马相如,汉武帝明白他的才能,也给予了他重任。

自此,司马相如摇身一变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人人巴结的高官。在这期间,他自然也结识了许多妙龄女子。其中和他心意的不在少数,最终司马相如与一个官员的女儿相爱,并将一封休书寄给了卓文君。

卓文君一二三四五的故事(一二三四五的数字诗)-3

司马相如的这封休书只有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一般人看到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摸不清头脑。不过,卓文君看到之后,立刻明白了丈夫的意思。于是给司马相如回了一首诗,诗中也明确表示出自己已得知司马相如所传达的意思,并且将自己的怨恨也表达得淋漓尽致。

恩爱消逝,徒留怨恨

本意上,卓文君写这首诗是站在自己的视角,没想这首诗,竟然会变成著名的《怨郎诗》。用来描述凄苦的爱情,也为那些被丈夫抛弃的妻子鸣不平。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嘤,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卓文君一二三四五的故事(一二三四五的数字诗)-4

不过,单纯的从《怨郎诗》的角度解析。可以看出,卓文君本人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也很高。她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出司马相如这首看似暗藏玄机的诗,同样也能从自己的角度把它解读出来。从这一点来看,最起码当初的夫妻情深,琴瑟和鸣,不是骗人的。最后,也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因为长时间的分居导致情谊疏远,也是会发生的事。

不过仔细品读这首诗,要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是看她的这首诗,一开始是将司马相如的十三个以正序的方式抒发了出来,接着又用倒叙的方式继续加深感情。这样整首诗看上去,颇有韵味且对仗工整。如果是放在当时,卓文君是一个男儿的话,有如此文笔,想必也会做出一番大业。但问题就出在她是一个女子。遵从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一心侍奉丈夫,留守在家里等着丈夫凯旋。纵使她曾经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姐,与司马相如这个穷小子相配是绰绰有余。

另外,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其中的感情也是表达得很好的。不过,诗中最多能够看出的还是卓文君的怨恨,而她的怨恨就深埋在字里行间。深刻理解诗中的含义,大概就是在描述了从丈夫走后的生活。

卓文君一二三四五的故事(一二三四五的数字诗)-5

曾经浪赠情深的两个人,一朝分别,就是两地分居。本来,丈夫承诺三四个月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回到家中,可是却等了五六年之久。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两个人的联系很少,妻子也常常去长亭那里眺望着丈夫是否回来。百思不解之下,竟然生出了怨恨。

怨恨之下,每日的生活都很凄凉。就算是夏日如火这样热闹的季节,也内心始终有着一种悲凉感。最后,丈夫终于有了来信,却是要了断这段婚姻的意思。此时妻子恨不得能够让丈夫尝试一下被人抛弃的想法。

通过理解诗中的意思,可以看出卓文君非常明显的把丈夫走后的心路历程剖析了出来。从原来爱心满满的小两口,最后走到末路。曾经,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这段感情,还叫世人称赞。可如今看来,确实满目凄凉。

卓文君一二三四五的故事(一二三四五的数字诗)-6

司马相如终究还是没能坚守住自己的心思,移情别恋他人,最后留下了妻子的怨恨。人人称赞爱情,称赞婚姻,这是一种不同于亲情的感情。两个人之间没有任何血缘的牵绊,却决定相守一生。这样的感情很奇妙,却也妙不可言。但是,这样的感情同样不牢固,如同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样。卓文君一心爱着丈夫,而司马相如却因为相距甚远与妻子感情疏离。

相传,司马相如在事业上取得少许成就之后,就产生了纳妾之意,寄了一封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信(《两地书》)送给妻子,卓文君倍感伤怀,便回以这封著名的《怨郎诗》。
卓文君一二三四五-1

一别后,

二地相悬,

虽说是三四月,

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丝想,

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完,

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琵琶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卓文君一二三四五-2

从‘万般无奈把郎怨’之后,此段疑非卓文君所作,因为纵观文学历史,”聊赖”这一说法是在其身后三百多年(汉·蔡琰《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百无聊赖”,即典出于此)才开始出现并盛行的用语,且世值当时西汉景帝年间,佛法尚未流传入中原,所以转世的概念应当还未形成后世那种普罗大众化的约定俗成。另外,根据历史学家王立群的观点,数字诗应该是宋末以后出现的,因为那是元曲风格。

(0)

相关推荐